晚上,當我們躺在床上準備入睡時,腦海里可能會閃過白天不愉快的經歷,我們為此而感到焦慮。看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自己卻無法入睡,因此而產生了較大的睡眠壓力。為什么到了晚上,我們容易陷入情緒的迷宮呢?
實際上,無論何時,大腦對負面事情都格外敏感。在白天,我們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處理,需要保持足夠的理性,不會把過多的注意力投入思考的深度上。但是,到了晚上,我們的時間相對寬裕,而防御心也相對變弱,因此得出的感悟也更深刻,也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的狀態。
失眠對情緒有什么影響?
大量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導致負面情緒增加,積極情緒減少。這就意味著,我們因為負面情緒影響睡眠的同時,失眠又會加重我們的負面情緒,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1.損害大腦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
缺少睡眠會干擾大腦的杏仁核對情緒的調節,使人們積極的情緒減少31%,而增加負面情緒的體驗,如疲勞、焦慮、沮喪等情緒。
2.降低控制憤怒的能力。
睡眠不足時,大腦與杏仁核的連接會斷開,導致人們對憤怒的控制能力減弱,使人們變得易怒,更具攻擊性。而這個關聯是雙向的,即憤怒會增加我們生理喚醒,削弱我們的睡眠。
3.影響共情能力。
研究表明,當人們的睡眠被剝奪時,大腦的邊緣系統會受到影響,失眠者會減弱自身情感反應,對他人的感受表現出漠然與無動于衷。
4.失眠是抑郁癥的癥狀之一。
長期的慢性失眠不一定會發展成抑郁癥,但失眠是抑郁癥的癥狀之一,通過失眠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自身患有抑郁癥,或懷疑自己患有抑郁癥,建議咨詢專業的醫生,并接受專業的治療。
如何緩解因情緒引起的失眠呢?
1.練習正念冥想,接納負面情緒
即便是我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情緒變得相對消極,而這也是正常的情緒流通過程。當我們感到傷心、難過、焦慮、煩躁時,傷害我們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我們對于這些消極情緒的反應。當我們為此而掙扎時,就像被困在流沙中,終究只會被消極的情緒淹沒。
如果因為情緒困擾而出現失眠的現象,可以嘗試正念冥想。在正念狀態下,我們的注意力的朝向具有好奇、開放、接受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焦慮、壓力的情緒,有效調節負面情緒,讓心情恢復平靜,這樣也更有利于我們進入睡眠的狀態。
2.選擇適合的運動,調節自己的情緒。
許多人都知道,運動不僅可以讓我們心情更愉悅,也有利于夜間入眠。不同的負面情緒,可以通過不同的運動來調整。
如果你感到憤怒: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放松高度緊張的神經。
如果你感到壓力:用瑜伽來進行拉伸,有助于平靜神經系統,可以讓你的身心得到放松。
如果你感到傷心:在水里暢游,這樣可以讓你感受更放松,舒緩情緒。
有學者建議,在睡前3至4小時內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因為運動過程中會釋放腎上腺素,而這些激素會使人的情緒處在激越狀態,從而影響睡眠。但也有研究表明,睡前60分鐘至9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并不會影響睡眠。因此,睡前運動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