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汽協數據,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銷量77.7萬輛,同比增長了53.3%。之于2018年,中汽協在2017年末曾這樣預言過國內新能源車市:整體銷售增速或將放緩,全年銷量有望實現40%左右的增長……
雖然從預測而言,中國的新能源市場還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但整個市場基數依舊偏小,增速不斷放緩卻也是事實。競爭者的不斷加入促使造車新勢力,加速布局重點城市市場,尤其政策扶持力度較大的一二線城市,車企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
顯然,城市市場已搏殺地血流成河,那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呢?它們是否還和以前一樣被人遺忘、無人問津?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資料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開始,伴隨著全國各線城市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上漲,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也呈現出迅猛的漲勢,這無疑傳達出一個信息: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厚積薄發,且潛力巨大!
那么為什么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會突然間如此歡迎電動車呢?
說是“突然間”,但這其實是消費者觀念轉換和經銷商渠道拓展雙重作用下的結果,例如專注于在三四線城市布局綜合品牌新能源車銷售渠道的“西瓜新能源”,其渠道甚至下沉到了“鎮”一級市場。
在我看來,新能源車在鄉鎮市場是有天然優勢的,其中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以下我簡單說說我認為最重要最突出的幾個。
農村消費者用車需求明顯區別城市用戶,且品牌依賴度較低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公開表示過“現在買電動汽車的人都是不想買電動汽車的人”,這看似是句玩笑話,但卻反映出了一個事實:在新能源車熱銷的一二線城市,大家買電動車多是為了拿到一張可以暢通無阻的車牌,城市用戶買電動車并不是真正的“心甘情愿”。
而農村用戶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剛需”,他們對于新能源車的要求也不像城市用戶那般要求設計和品牌,相反更加現實一點,要的就是省錢、耐用以及強大的裝載能力。
而新能源車不僅某種程度上可以滿足“載人載貨兩不誤”的需求,更關鍵的在于“多拉快跑真省錢”!畢竟僅用車成本而言,充電真的比燒油更經濟,而且每天用車里程較為固定可控。長期使用,首先考慮成本的話,電動車無疑是農村人民的首選。
農村充電條件便利,不愁停車位
車位!車位!車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人認為,電動汽車發展真正的瓶頸不在于技術,而在于充電設施!尤其是一二線城市中心城區寸土寸金之地,車位的價格甚至比車還要昂貴,而在公共停車場和路邊停車位建設充電樁又困難重重。上海有消費者想買新能源車,結果卻沒地方裝充電樁,只能作罷……
這本身是個大矛盾,何況我們還要考慮成本和便利性,又是難上加難了。但在農村,這個問題又迎刃而解了!因為農村基本家家戶戶都有庭院,停車和安裝充電樁方便,甚至可直接用轉接頭接220V交流電進行充電……啥?充電樁不要錢?那個電力公司的小哥,請給俺在俺家屋子周圍裝一打……
農村社交范圍不大,每日用車里程較為固定
其實關于這一點有點小歧義,因為我國地大物博,各地農村用車理念還是有點差異的。但是就我所在的江南農村而言,社交圈子基本以村為單位,出行半徑一般不過50km,一般的新能源車都可以滿足出行所需,不存在一二線城市用戶的續航焦慮。更何況在這50km內,電動車在經濟性方面還有著絕對優勢。
當然了,新疆的農村還是另當別論的。
綜上,曾以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爆發性增長,是一二線城市的功勞,但事實上,很多人還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新能源市場——鄉鎮和農村。現如今,通過數據,我們已經發現它的潛力之大,令人驚嘆!可能再過沒多久,就將會有一大批車企銷售涌入農村,大力推銷新能源車呢……
提問:各位覺得新能源車能在農村受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