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家的地方找不到養家糊口的路,找到養家糊口的地方卻安不了家。從此便有了漂泊,有了遠方,有了鄉愁。
鄉愁是我們世代游子的情懷,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走到何處?有故鄉在,我們就有根,我們走的越遠,這個根就越悠遠綿長。
鄉愁是一捧土,鄉愁是一朵云;
鄉愁是一溪水,鄉愁是一片林;
鄉愁是一條路,鄉愁是一扇門;
鄉愁是一杯酒,鄉愁是一生情。
鄉愁是細雨縈繞的炊煙,鄉愁是垂柳依依的池塘。
最近一直在家鄉農村,深刻感悟到了農村的衰敗與淪陷,村子里已經找不到一個有水的池塘,池塘已經變成了垃圾場。很多院子早已無人居住,里面荒草叢生,只剩下一個破敗的大門豎在那里。
年輕人都去了城市,畢業的大學生們也毫無意外都留在了城市。農村剩下的都是老幼病殘,即使如此,他們還要積攢為數不多的那點積蓄,幫遠飛的孩子們去繳納城市買房的首付。我們貧窮的農村幾十年來一直給城市輸血,自己失去了造血功能!
即使如此,我還是幸運的,因為我的故鄉還在,即使我再落魄,即使它再破敗,我畢竟還可以找到它!
昨天在家門口拍了幾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里,沒想到圈內好友感慨頗多,紛紛留言:
Amir.T:
人去房空,破敗,荒涼,那個已腐朽的沙發還依稀散發著昔日的輝煌,曾是多少嘉賓的上座?
張玉娥(梔子花開):
荒涼門庭人煙稀,寂寞家景草凄凄。
流年歲月何處尋,空留門樓做標識。
自古人往高處走,從來就是水流低。
長江后浪推前浪,笑談曾經化古跡。
李丙安:
門庭冷落亦荒涼,破敗沙發角落旁。
昔有嘉賓座上客,不見當年少兒郎。
天津機場的一位王兄寫到:
落寞鄉間拱門破,獨見昔日賓上座。
滄桑穿在舊物身,腦海陷進兒時波。
我的另一位校友,索性有感而發,隨即附詩一首:
《讓愛喚醒沉睡的村莊》小小草
殘垣斷壁,破落的院墻
那丟棄在路邊的破沙發
曾經坐著過我的爹娘
我滿含熱淚呼喚著我的家鄉
留守在村落里的只有年邁的老人,婦女和兒童
這里曾經是養育我們的地方
年輕的小伙姑娘
住上了城市的樓房
有本事的兄弟姐妹離開了村莊
故鄉的原風景,還會在誰的心上?
撫摸著那倒塌的土坯房
感受著舊沙發的冰涼
一股熱流涌上胸膛
為什么不能用愛喚醒我的村莊?
召喚她的兒女們回來重新恢復她的模樣
鋼筋混凝土里沒有親情
最美的還是家鄉
最甜的還是村口的井水
最親的還是爹娘
用愛喚醒我的村莊
用雙手還她一個嶄新的模樣
作者介紹:斯汀,籍貫山東,喜歡英語,寫作,旅行,曾在某國駐華使館工作11年,目前居住于海南,利用閑暇時間已經編輯完成了1300多期英語聽寫作業及相關背景介紹。
上期聽寫作業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