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市值Top50:前三特斯拉 豐田 比亞迪,中國車企入圍10家|聚侃
引言 | 理想入圍前十
2022年已過半載,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如何?中國車企有多少入圍?一起來看看。7月5日23:00,車聚君查閱了companiesmarketcap.com網站數據,全球汽車制造商中,特斯拉仍舊遙遙領先,總市值高達6902.2億美元,這一數值約是第二至第十名的總和。不得不令人震驚。但車聚君查看新聞后發現,與巔峰期相比,特斯拉的市值明顯有所不如。2021年10月25日,特斯拉總市值突破萬億美元,高達1.03萬億美元,成為蘋果、亞馬遜、谷歌和微軟之后萬億美元俱樂部新成員,也是當前首個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車企。從10000億美元跌至6900億美元,為何短短不到1年時間,特斯拉市值蒸發了3000多億美元?▎市場大環境不佳,2022受疫情影響股市整體低迷;2022上半年,特斯拉全球范圍內交付新車56.4萬輛,同比增長46%。根據特斯拉50%的增長目標指引,上半年的交付成績仍有4%的差距,未能完成目標。而在國內市場,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1-5月特斯拉國內銷售11.96萬輛,同比增長16.3%。6月3日,馬斯克稱對經濟形勢有“非常糟糕的感覺”,特斯拉計劃裁員10%。據悉,特斯拉全球員工近10萬人,若按照10%的比例進行計算,裁員人數將接近1萬人。裁員消息傳出后不久,特斯拉股價大跌。市值第二的是豐田。作為一家老品牌,在特斯拉市值“飛起”之前一直是老大,在銷量業績這塊更是如此,連續登頂全球年度車企銷量冠軍。數據顯示,2021年豐田全球銷量同比增長10%至1050萬輛,蟬聯全球銷量第一,比第二的大眾(888.2萬輛)多出約160萬輛。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是豐田的短板。豐田總銷量中絕大部分仍是燃油車,純電動車銷量占比很少——全年僅銷售出14,407輛,占比僅為0.137%。電動化是汽車發展趨勢,未來或是“有電則生,無電而亡”的時代。市值第三的是比亞迪。比亞迪以1345.1億美元的市值超過大眾、奔馳,僅低于特斯拉和豐田。在6月,比亞迪市值更是一度突破萬億人民幣,成為唯一超過一萬億元的中國車企。比亞迪“身價的上升”離不開其出色的業績表現。自去年刀片電池和DM-i技術推出之后,比亞迪銷量節節攀升。今年截至6月份,比亞迪累計銷售64.64萬輛,同比激增162%(數據源自比亞迪產銷快報)。不出意外,這一成績在國內乘用車車企中排名第二位,僅次于一汽-大眾。據比亞迪官方估計,其2022年總銷量將達到150萬輛,在供應鏈良好的情況下甚至有望沖擊200萬輛。銷量高漲,“身價”上漲。但是,我們不得不提醒,切勿忽視周邊環境和產品質量問題,如“排放門”、“起火門”。如何平衡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的利益,需要比亞迪好好深思。除比亞迪之外,入圍全球車企市值Top50的中國企業還有9家,依次是:理想、長城汽車、蔚來、上汽集團、小鵬、重慶長安、吉利、一汽轎車和東風汽車。理想是繼比亞迪之后,第二家進入Top10的中國車企,以384.8億美元的市值位居第十位。6月21日,理想迎來第二款車型L9,定價為45.98萬,預計將于8月底之前交付。李想曾表示,L9將是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新車發布后令理想股價一定高漲。而作為理想汽車第二款車型L9的出現,意味著理想將擺脫單車打天下的局面。同為新勢力的蔚來和小鵬,市值分別為363.3億元和266.4億元,位居第12和19位。長城汽車原是Top10的一員,當前排名第11位,總市值為380.6億美元,對比2021年的573.9億美元,下降了33.7%。這原因既有經濟環境、疫情等外部原因,又有自身的原因——車型銷量仍以燃油車為主。燃油車大勢漸去,發展新能源迫在眉睫。尤其是油價高漲的當下,新能源車越來越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選擇。長城主力車型哈弗H6,也不再是SUV銷冠,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新能源車比亞迪宋。車聚君近期做了一個調查:“未來兩年內有購買意向的人群會考慮什么車型?”,結果顯示,最多的竟是新能源車。▲圖片來源:車聚網
當然,長城汽車正逐漸向電動化轉型。前不久長城宣布,旗下魏牌停油、全系轉向PHEV(插電混動)。上汽集團市值略超300億美元,排名第16位,身為國內銷量最高的汽車集團,市值卻不如上述企業,說明資本市場與銷量業績并非對等;長安、吉利市場超200億美元,分別以219.5億美元和214.7億美元的市值位居第22和23位;一汽和東風市值60多億美元,位居第34和35位。回到榜單,里面有我們熟悉的,同樣也有些陌生的,這些陌生的車企到底是什么來頭?下面簡單介紹一下。▎13位,Stellantis。中文譯為斯特蘭蒂斯,是一家跨國汽車制造商,總部位于荷蘭,由PSA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以50:50的股比合并而來的汽車制造商,是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17位,Lucid Motors。Lucid是美國的純電動車品牌,它的前身Atieva,后來改名為Lucid,主要定位為純電動豪華轎車,被稱為特斯拉最大的潛在對手,第一款量產車型Lucid Air于2016年12月14日正式發布。▎21位,Rivian。Rivian是一家美國電動車企業,旗下有兩款車型:電動皮卡R1T和SUV車型R1S。▎27位,Mahindra & Mahindra。Mahindra & Mahindra (M&M)公司成立于1945年,先是生產拖拉機和輕型商用車,產品在印度多用途運載車輛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經過多年發展,業務擴展到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建筑業、信息技術和財經服務以及貿易等領域。▎36位,Polaris。北極星,是一家位于美國米蘇達州麥地那的汽車制造商。該公司主要以生產雪地摩托和全地形車而聞名。▎31位,Hotai Motor。和泰汽車,是中國臺灣地區中的企業,誕生于1947年,為日本豐田汽車海外市場的首家代理商,目前主要代理銷售豐田、凌志、日野等汽車品牌。▎38位,Fisker。菲斯克汽車,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阿納海姆,菲斯克汽車以生產混合動力跑車為主,旗下的車型主要為karma,混動跑車,于2011年推出。▎39位,Nikola。中文譯為尼古拉,是一家氫燃料整車初創企業,成立于2014年,主要開發和生產新能源電動卡車。目前已推出Nikola One,Nikola Two和Nikola Tre三個型號的概念卡車,以及Nicola Zero實用型電動四驅越野車。▎40位,Tofa?。全名為Tofas Turk Otomobile Fabrikas A.S,是土耳其第二大汽車生產商,由菲亞特和土耳其Koc公司各持37.86%的股份,主要生產菲亞特Doblo車型并出口到歐洲。▎41位,法拉第未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就不介紹了。按照計劃,法拉第未來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產FF 91電動車。▎42位,Arrival。Arrival是一家英國電動汽車制造商,2021年推出一款純電小貨車VAN,主要面向商業物流市場,綜合續航可達180-340km。▎44位,Mullen Automotive。是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布雷亞,成立于 2014 年。▎45位,Canoo。Canoo是一定中資參與的美國電動車汽車公司,于2017年成立,最初目標是制造可愛的蛋型電動小貨車和皮卡。2019年9月24日,Canoo發布首款車型canoo。▎46位,Cenntro Electric Group。是一家商用電動汽車技術公司,車輛有Metro、Logistar 400、Logistar 200、Neibor 200和ORV。▎47位,Lordstown Motors。是一家美國新能源初創公司,2020年6月26日正式發布了其首款車型——耐力純電動皮卡。▎48位,REE Automotive。它是一個設計獨特的汽車制造公司。▎49位,Sono。Sono于2016年成立,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致力于開發和制造全球第一款面向大眾消費者的太陽能電動汽車。▎50位,Electra Meccanica。是一家來自于加拿大的電動車生產商,2015年成立于溫哥華,致力于推出名為SOLO的三輪單人電動汽車。車聚小結
全球汽車制造商市值Top50中,中國車企占據10位,占比20%,與其它國家車企仍有很大差距,不僅是數量還有排名,因此,還需多加努力。10家上榜的中國車企中,新能源車企占據近半,且新能源車排名相對靠前,這也再度說明:電動化是汽車發展趨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