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位于四川成都,面積160㎡,是一個四口之家居住了十余年的、一樓帶院子的老房子。因其舒適的環境、良好的鄰里氛圍、孩子上學方便以及充滿業主夫妻“從二人世界到四口之家”的家庭記憶。業主在可以選擇重新置業的情況下,還是決定將舊宅翻新,在此延續美好的家居生活。
由于地處一樓,采光本就不太好,隨著兩個孩子逐漸長大,整個房子的儲物量已到達井噴期,生活空間被嚴重擠壓,無處下腳。設計師在原有的格局基礎上,重新梳理空間關系,刪繁就簡,將原本沉悶逼仄的舊房改造成了一個明快優雅的居室,儲物空間也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滿足。
在格局上主要做了以下幾點改動:
?將原客廳固定窗改為推拉門,書房推拉門改為推拉窗(下方改造為鞋柜)。將步入花園的動線改到客廳,打造玄關空間,讓書房功能更加完整。
?縮小原有生活陽臺和廚房空間,打造西廚空間,增加空間的互動性。
?將原戶型衣帽間改為兒子房,公用衛生間做了三分離。
.01
客餐廳一體化
將充足空間留給孩子
原客餐廳沒有任何柜子用來收納,物品散亂地堆放在一起,擁擠不堪,活動空間嚴重不足。
客餐廳一體化設計形成了一個開敞的大空間,簡單而平靜,也為兩個孩子留出了充足的活動空間。溫暖舒適的木地板搭配卡其色皮質沙發,質感十足。通高的白色柜體讓雜亂物品都有了自己的位置,一組紅白條紋沙發提升了整個空間的設計感,也是孩子們最喜愛的玩耍區域。
玄關與客廳均采用落地窗設計,將光線引入室內,最大程度上解決了一樓采光不佳的問題。客餐廳間的橫梁也做了弧形設計,更圓潤更舒適。
屋主一家都熱愛讀書,靠窗的墻面打造了一組開放式書柜,原木材質清新文藝的同時,足以收納全家人愛看的書,放滿書籍的情況下也不用擔心積灰的問題。孩子們最愛的鋼琴被嵌在書柜下方,天氣好的時候,迎著窗外美景彈奏一曲,十分愜意。
餐廳將原本的長桌換成了圓桌,全實木定制桌椅質感十足,純白的空間與原木材質的碰撞,為整個空間鋪設了溫暖柔和的基調,一抹暖色的餐燈讓原本沉悶的空間更顯暖意。純色塊的墻面油畫搭配一株清新的綠植,讓空間的格調更上一個檔次。
家具與飾面簡約樸素,淺色、中性的天然材料輸出一份米色的輕柔記憶。線性的結構結合木質材料,自然、樸實,而不顯沉重。
.02
移步借景
將綠意延伸至室內
屋主一家都熱愛閱讀,家里有大量的書籍文獻,原書房空間被各類書籍填滿,十分雜亂且難以翻找。
設計師將原客廳固定窗改為推拉門,書房推拉門改為推拉窗,下方改造為鞋柜。將步入花園的動線改到客廳,打造玄關空間,也讓書房功能更加完整。木質落地燈是保留下來的老物件,灰色沙發展開就能立刻變身客房。
書房的推拉窗前擺上一張長桌,將令人愉悅的光影與自然引入室內,光與植物成為空間的動態,讓空間充滿活力與生機,為愛彈古琴的男主人打造了寧靜悠遠的空間與意境。
陽光、綠植與家人共同打造了一個完美的家居休閑空間。一扇玻璃窗打通室內外空間,將孤立的空間轉化為多層次的視窗,產生有趣的交流場景,喚起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交流,留存情感與記憶。一面黑板墻為孩子們打造了有趣的自由創作空間。
左側墻面巧妙地開了一扇小窗,斑駁的光影與整屋木質家具相得益彰,朦朧又唯美。
.03
打造西廚空間,
增強空間互動性
原戶型廚房空間昏暗狹小,收納空間不足導致物品只能堆放在臺面上,雜亂又逼仄。
考慮到業主一家與鄰里之間關系很好,經常邀請鄰居和好友到家里聚餐,設計師將原有生活陽臺和中廚空間縮小,在延伸的過道處打造了開放式西廚空間。
原本的管道和線路用柜體進行包裹和遮擋,開放式島臺設計讓空間擁有了社交屬性,閑暇時可以和孩子、親友在這里做做烘焙、手工、一起分享下廚的樂趣。
西廚與中廚之間用一扇玻璃門隔開,既不影響采光,也解決了中式烹飪的油煙問題,更符合傳統中國家庭的飲食習慣。
.04
動靜分離睡眠區
打造充足儲物空間
原臥室空間沒有任何柜體,收納空間嚴重不足,雜物堆積成山,空間利用率低。
設計師遵循動靜分離的原則,將臥室區域與動態的公共區域分隔開來,動線更流暢的同時,家庭成員之間互不干擾,親密又獨立地生活在一起。
主臥進門處用一組柜子打造了一個玄關空間,通高的白色柜體既可以用來收納,也有一定的展示空間,玄關柜旁裝上了一面穿衣鏡,成為了業主最愛的穿搭拍照打卡地。
主臥飄窗正對戶外花園,將室內外空間完美聯動起來,百葉窗將光影效果渲染到極致。靠墻的純白色衣柜和飄窗下方的抽拉式柜體,無一不將收納空間運用到極致,為二孩之家的儲物空間做了最大努力。
啟于淡雅知性,止于靜謐優雅。純白色床品與器物、木質家具維系著親密與溫度,帶來濃濃的幸福感。空間的層次感與質感于細微處娓娓道來,柔軟細膩的觸感仿佛就是當下每一個緩慢、別致、獨一無二的時光。
主臥與主衛之間用玻璃門隔開,讓空間更明亮通透。雙臺盆的設計讓洗漱更便捷。
原本的衣帽間寬度只有2.67m,柜體設計也不合理,衣物雜亂地堆放在一起,不好翻找,空間完全被浪費。女兒房也十分狹窄,只能簡單地擺下一張床和桌子。
設計師將原衣帽間改造為兒子房,墻面采用3D掛畫的方式,大大增加了視覺延伸感。
兩個兒童房都保留了原有的部分木地板,地板拆卸后經過篩選,將還能使用的部分重新維護再進行安裝,讓那份歲月的印記和質感繼續存留,有年代感的實木材質,蟲洞,劃痕都在訴說時間的故事。
女兒房墻面兩側都打造了書柜和衣柜,將儲物空間最大化。高低床的梯步設計趣味性十足,更適合年紀不大的女兒。
全落地窗的設計讓空間十分明亮,柜體雖多也不顯擁擠。
通高的木質書柜將原本的管道完美包裹的同時,也更適合成長中的孩子,為未來留存了充足的儲物空間。
.05
開放式入戶花園
完美聯動室內外空間
原先的入戶花園僅是一處附屬、過渡的空間,堆放了大量的雜物,也沒有利用起來,沒有體現出真正的價值。
設計師將住宅向戶外的花園開放,增強空間的通透性的同時,也將戶外的綠意與自然延伸至室內,打造一個溫馨閑適的綠色空間。
全實木玄關柜在光影的映照下禪意十足,一面復古圓鏡將戶外花園的景致盡收眼底。
入戶花園簡單地鋪上黑白花磚,防腐木格柵與小帳篷戶外感十足,在周圍郁郁蔥蔥植被的映襯下,溫馨又唯美。全屋設計將戶外景致最大化地延伸至室內,大大增加了采光與通透性。客廳、臥室、書房......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被綠意盎然的景致深深打動,身心舒暢。
那些美好的事物,永遠都是浪漫生活的本質。設計師通過對業主一家真實生活狀態的敏銳洞察,在滿足功能性需求的基礎上巧妙解決了二孩之家的收納難題,于細微處打造親切熟悉的時間印記,為業主搭建了夢想之家。全新的美好生活在這里徐徐展開......
客廳隱形儲物柜變身生日會裝飾墻
書房拍攝小女兒和米奇的剪影
原始戶型圖
改造后平面圖
關于項目設計師
成都本吉設計裝飾工作室創始人:趙曉吉
趙曉吉,成都本吉設計裝飾工作室創始人、設計總監,中國注冊室內設計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CIID會員、中國室內裝飾協會(CIDA)會員、成都建筑裝飾協會CDZS會員、CIID成都木蘭會會員。
所獲獎項:中國百強青年設計師、2016第七屆筑巢獎別墅空間優秀獎、2016意大利IMOLA陶瓷空間應用住宅空間提名獎、2014年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最佳別墅豪宅設計入圍獎、2014年金堂獎年度優秀購物空間設計、2014年清華高研班首屆設計大賽“銀獎”、2014年第四屆中國國際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大賽(筑巢獎)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