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看到這種美麗整潔的室內設計案例,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反應常常是他家肯定沒有熊孩子
畢竟熊孩子的威力堪比“核爆”現場
但是,這實際上是日本主婦RUMI的家
她家有三個活潑可愛調皮搗蛋的兒子
所以日本主婦究竟是怎么做到熊孩子與整潔并存的呢?
小朋友是每個家庭的寶貝。
但事實上,很多家庭在設計之初并沒有考慮小朋友的使用習慣和使用空間,這就導致了日后小朋友的東西堆滿房間的問題。
因此現在很多日本家庭現在在設計之初就會在起居室留出一塊彈性空間
孩童時期,它是小朋友的咿呀學步的場所。
長大后,這里就成了他們學習的空間~
例如這座位于東京都目黑區的四口之家,由于周圍樓房很高,因此他們需要通過屋頂巨大天窗將天光引入室內。
各個房間就像盒子一樣安放在這個大體塊中,通過樓梯和公共空間連接起來。上下層之間錯落的空間關系為小朋友帶來了如同捉迷藏一般的樂趣。
成為小學生后,小朋友就開始需要自己的空間了。尤其是有幾個小孩子的家庭,空間劃分就更難了。
為了便于調整,使用隔斷式家具來圍合出廚房、書桌和餐廳的空間,讓兄弟姐妹在一起學習玩耍。
這樣不僅靈活可變,同時媽媽在做家務時也可也照看兄妹倆。
下雨天不能出去玩想必是每個小朋友都有過的煩惱。
因此不少日本家庭都選擇將兒童房與游戲區結合起來。
將白墻替換成黑板,將天花板換成繩索編成的吊床,小朋友就可以隨手涂涂畫畫,在室內翻滾跳躍不停歇啦。
例如這座位于大阪的三口住宅,就有一個與起居室相鄰的攀巖室。
這是作為攀巖教練的爸爸日后打算與兒子互動的地方。
天哪,爸爸也太厲害了
挑空的設計不僅引入了更多光線,還活躍了家庭的氛圍。
日本人愛收納這件事舉世聞名。
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要按照指定標記擺放好自己的拖鞋。
在家也會被要求和媽媽一起整理玩具,按照顏色或是主題去給玩具分類收納。
為了讓小朋友保持這個興趣,
收納空間一定要符合他們的身高和習慣。
因此很多日本家庭會使用這種靈活可變的白色的收納箱作為小朋友的衣柜。
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收納的好習慣,還減輕了媽媽的負擔。
小朋友其實就像一塊擁有無限可能的橡皮泥,而家庭就是對他影響最大的地方。
所以讓我們一起為小朋友營造一個舒適、快樂、自由的成長環境吧!
筑客HOME7周年啦
7年里,筑客感謝小伙伴們不離不棄一路陪伴
掃描下方二維碼
領取屬于你的專屬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