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美院線電影檔期再次迎來了調整!
《花木蘭》《信條》紛紛再次撤檔。
而這一次是無限期延遲。
隨著疫情的持續發酵,北美市場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諾蘭最新作品《信條》此前定檔7月17日,后來撤檔,無限期延遲上映。
不過據透露,《信條》有可能將在海外率先公映。
這對于這部大片來說確實是無奈之舉。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當時對于這部精品之作《信條》,國內無緣上映也是令人遺憾。
此前全球第二大連鎖電影院Cineworld表示,預計將于7月開放旗下所有影院,不過在目前形勢下,這一愿望難以實現,如今《信條》《花木蘭》紛紛撤檔,無不驗證著這一現實。
而對于《花木蘭》來說,更是曲折。
3月27日上映前夕,臨時撤檔改檔至7月24日上映。
6月27日,受疫情反彈影響,片方宣布再次延期到8月21日上映。
如今再次調整,無限期延遲,更是讓人遺憾。
作為迪士尼的頭部影片,被寄予厚望,加上大IP加持,這部《花木蘭》在2020年的地位毋庸置疑,不過如今兩次撤檔延期,目前上映日期更是待定,整個市場可謂一片哀嚎。
當然除了《花木蘭》的無限期推遲上映,迪士尼宣布對《星球大戰》和《阿凡達》系列電影的發行日期推遲一年。
《星球大戰》目前還有三部電影,《阿凡達》還有四部續集。
作為全球知名IP系列影片,這兩部系列影片的延期發行,更加讓整個市場雪上加霜。
沃爾特-迪斯尼制片廠發言人在周四的一份聲明中說: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很明顯,在這場全球健康危機期間電影發行方面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而今天,這意味著在我們評估了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將這部電影呈現給全球觀眾后,我們將暫停對電影《花木蘭》的發行計劃,”
與北美市場相反的是亞洲市場可謂一片火爆。
韓國市場,以《釜山行2》為代表的影片頗為火爆,首周動員超200萬人次觀影,票房超1300萬美元,成為上半年韓國本土最賣座的影片。
而中國內陸市場也陸續開放。
新片舊片齊聚,單日票房節節攀升,7月24日更是有多部北美影片上映。
還有諸如《1917》《絕地戰警:疾速追擊》定檔上映。
單日票房在影院復工第四日更是有望突破千萬大關。
雖然不管是哪一地方的市場都面臨著重挫,但是北美市場目前無疑更加不堪。
此前據外媒報道,北美今年年度票房收入將減少一半,從2019年的114億美元下降到55億美元,降幅可能高達52%。
當然內陸票房也已經損失超300億。
所以都是慘不忍睹的。
在北美一些院線影片也是選擇了網絡播放。
諸如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灰獵犬號》等。
所以艱難時刻,也有不同的選擇方法,內陸同樣也是這樣,此前多部院線影片選擇網絡播放,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北美諸如網飛等平臺上半年用戶規模,付費人數都是大幅度增長,所以人們的觀影需求依然是巨大的,只不過需要換種方式激發這種潛在需求。
如今《花木蘭》《信條》等大片紛紛撤檔,上映日期不明朗,但是有望在其它地區先行上映,無疑還是讓人有所期待。
對于未來的《星球大戰》《阿凡達》系列推遲發行,這并不是問題,只要能夠早日開放影院,一切都會有所好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