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
目前,我國艾滋病流行形勢依然嚴峻,社會因素眾多且復雜,防治任務十分艱巨。為此,我特意把有關艾滋病的核心知識提煉出10條普及給大家。
1、艾滋病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
2018年,我國報告新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萬例,其中性傳播比例超過90%。平均每小時新發現17例。
2、艾滋病不可治愈,也仍然沒有疫苗。
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然沒有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問世。
因為艾滋病病毒會緩慢破壞人的免疫系統,所以艾滋病人需要終身規律服藥。若不堅持規范治療,發病后病情發展迅速。
3、艾滋病病毒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4、堅持在每次性行為時全程、正確地使用安全套是預防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的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
正確使用安全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使用前應特別留意安全套的出廠日期和有效期,確保安全套不過期;要將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癟,排出空氣。
每一次性行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復使用。
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陰莖接觸陰道、肛門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
良好的潤滑對防止安全套破裂是很重要的;只能使用水性的潤滑劑,油性潤滑劑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
5、我國青年學生中,艾滋病主要傳播方式為男性同性性行為。
2011年-2018年,報告青年學生感染者人數占全部青年人群(15-24歲)感染者人數的比例由10.4%上升到18.9%。
新發現的學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傳播為主,特別是同性性傳播。
6、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是造成艾滋病感染的高危行為。
避免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可有效預防艾滋病病毒經血液傳播。
雖然近年來出現的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搖頭丸、K粉等)不以注射吸毒為主要方式,但是濫用這些毒品會降低自己的風險意識,性伴數量和不安全性行為的頻率會增加,那么也會間接地增大HIV和性病傳染的風險。
7、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可以采取醫學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傳給嬰兒。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懷孕婦女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孕期和產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住院分娩減少損傷性危險操作、以及產后避免母乳喂養等措施預防病毒傳播給嬰兒。
8、高危性行為72小時內使用預防藥物,可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
發生暴露后,比如破損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HIV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性行為,可以使用暴露后預防用藥。暴露后預防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服藥周期:28天。服藥種類: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根據當地藥品的可及性及醫生評估后開具用藥方案。服藥效果:與起始用藥時間密切相關,原則上不超過暴露后72小時。時間越早,保護效果越好。
9、疾控中心、醫院等機構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檢測和咨詢服務。
國務院《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國家對個人接受自愿咨詢檢測的信息完全保密。可以求助于最近的免費自愿咨詢檢測門診(VCT門診)。
自愿咨詢檢測門診通常設在當地疾控中心/醫院/婦幼保健院。部分綜合醫院皮膚性病科也可以進行艾滋病檢測,還有一些社會組織也能夠提供免費的艾滋病快速檢測及咨詢服務。
10、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咳嗽和打噴嚏也不傳播艾滋病;蚊蟲叮咬更不會感染艾滋病。不用過度恐艾。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