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好像從來都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不曾離開過。讀書時有學習的壓力,成績下滑,升級考學,每一步都不能走錯;工作后有工作的壓力,工作做完了嗎?升職準備了嗎?新技能學會了嗎?稍不注意就被同事甩在身后;結(jié)婚生子的生活壓力,孩子從出生,哪一步不花錢,尿布、奶粉、玩具、衣物等,再大點,學費、課外技能哪一個不要學,不學孩子就跟不上。
年輕人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動,一激動一甩手一走了之;年紀大點的可以退休了,錢也攢夠了,直接在家休養(yǎng)生息了。只有中年人,人到中年,活了半輩子,突然壓力變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在公司拼不動年輕人,職位也已經(jīng)定的差不多,薪水不夠,跳槽困難。所以之前才有一個段子這么說中年人:老板要罵就罵那些中年人,看準了他們拖家?guī)Э诘牟桓肄o職。中年危機就這樣到了每個中年人身上。
危機從來都不是單面的,它既是“危險”也是“機會”。為何所有人都在為“中年危機”焦慮?
前兩年自媒體火爆,各種爆款文章層出不窮,關(guān)于焦慮的更是比比皆是。不禁想,到底是在關(guān)注危機還是在販賣焦慮?
焦慮會影響人的理性判斷,因焦慮而做出一些本不想做的選擇。焦慮情緒還會對人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一些影響。在販賣焦慮、強調(diào)焦慮的社會,要想一點沒有焦慮也是不太可能。只不過長時間的焦慮情緒和壓力積累,容易發(fā)展成為焦慮癥。
焦慮發(fā)展成為病癥時,就會表現(xiàn)為坐立不安、呼吸急迫、失眠、多汗,時刻處在警惕狀態(tài)。不過焦慮癥一般是可以治愈的,部分患者可能會反復發(fā)作,若患上了焦慮癥也千萬別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
焦慮情緒人皆有之,我們要學會就接受它,任他流淌。“森田療法”的精髓也是順氣自然。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危機逃也逃不掉,但我們需要分清,是壓力本身讓我焦慮,還是被社會焦慮驅(qū)趕所致。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為他人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