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曾經是個胖子。
半年前,他看見野獸生活的文章,了解到正確執行的低碳生酮飲食可以幫很多人輕松減肥。他注意到,這種飲食得到了很多科學研究和醫學專家的支持,很多明星和運動員也都在用。
于是,張三也想要嘗試。他沒有盲目執行,而是仔細閱讀了我們的很多文章,還買了我們推薦過的相關好書,認認真真地開啟自己的科學生酮減肥之旅。
結果,半年之內,張三減肥異常順利——在幾乎完全不餓的情況下,他不僅輕松減肥30多斤,而且之前的脂肪肝、痘痘都不見了,日常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
不過,張三最近也遇上個煩心事:前幾天的體檢顯示,他的其他一切指標都好,只有「血脂」似乎不太正常。
常規體檢中,「血脂」一般會查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幾項指標。
張三的具體情況是,甘油三酯正常且很低,但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都很高。
醫生告訴他,這種情況很危險,說明他患心臟病的風險非常高,讓他馬上停止低碳生酮飲食,并且開始吃「他汀」降脂藥。
那么,張三到底該不該停止低碳,馬上吃他汀呢?
2022年最新發表的研究論文給出的答案是:不該。
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來詳細聊下這個話題。
一直以來,不斷有專家擔心,認為低碳生酮飲食對心臟和血管不好。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擔憂,是因為醫學界流行著一個觀點:動物脂肪、椰子油等油脂富含飽和脂肪,而多吃飽和脂肪會提高膽固醇,高膽固醇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而低碳生酮飲食通常會大量吃動物脂肪、椰子油等,所以容易讓人患上心血管疾病。
在醫學界,「多吃飽和脂肪、膽固醇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邏輯被稱為「飲食-心臟假說」,英文是the diet-heart hypothesis。
這個假說的一個延伸觀點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很多人認為,膽固醇(尤其是LDL-C)升高誘發心血管疾病。
然而,這個假說不僅沒有得到高質量研究證實,反而已經被大量研究反駁,可以說是非常不靠譜。
例如,支持「LDL-C升高導致心臟病」的人最喜歡引用的「證據」之一,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遺傳疾病,患者有兩個特點:
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特別高;
2、心臟病死亡率特別高。
有人據此猜想,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特別高」導致了他們「心臟病死亡率特別高」。
然而,A、B兩件事同時發生,并不一定是A導致了B,也可能是巧合。就好比,汪峰發新歌往往與重大新聞同時發生,但并不是前者導致了后者。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也是如此,大量證據表明,并不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特別高」導致了他們「心臟病死亡率特別高」。
例如,如果LDL-C會導致心臟病,那么年齡越大的患者,患心臟病的幾率應該越高,因為他們處于高LDL-C狀態的時間更長。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中,年齡越大的患者,患心臟病的幾率就越低,盡管他們處于高LDL-C狀態的時間更長。
另一個角度分析,也說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之所以容易死于心臟病,不是 因為膽固醇。
大量研究顯示,與膽固醇(尤其是LDL-C)相比,冠狀動脈鈣化(CAC)是衡量心血管 疾病風險的可靠指標。
具體來說,冠狀動脈鈣化(CAC)評分最好為0,評分越高意味著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
研究表明,高膽固醇人群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CAC評分為零,意味著他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實際上很低。
即使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中,超過一半的患者冠狀動脈鈣化(CAC)評分很低,盡管它們的膽固醇(尤其是LDL-C)高得嚇人,后來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很低。
更重要的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一生的全因死亡率與普通人群差不多,甚至更低。換句話說,平均來看,他們往往更長壽。
事實上,在一般人群中,也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人群往往更長壽。
怎么會這樣子?科學家給出了三種解釋:
首先,一小部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容易死于心臟病,不是因為膽固醇(尤其是LDL-C),而是因為他們在基因上更易發生凝血功能障礙,從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其次,膽固醇(尤其是LDL-C)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升高的LDL-C水平可能會增強免疫功能,從而降低癌癥和感染的死亡率。
第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相對較低,而2型糖尿病容易誘發心臟病等多種疾病,是導致人們過早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
總之,膽固醇(尤其是LDL-C)升高并不是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飲食-心臟假說」這么明顯不靠譜的理論,卻在主流醫學界能流傳這么久呢?
研究人員指出,「多吃飽和脂肪、膽固醇誘發心血管疾病」的謬論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主要是因為很多人抱有偏見,有支持他們觀點的研究就大肆宣揚,而相反的證據卻被統統忽略了。
由于膽固醇(尤其是LDL-C)高并不是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膽固醇(尤其是LDL-C)的高低并不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良好指標。
那么,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哪些指標更值得關注呢?
研究表明,在血脂檢測中,與光看膽固醇(尤其是LDL-C)相比,有三個指標能更好地預估心血管疾病風險,堪稱「傷心鐵三角」,英文專業術語是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risk triad。
這三個指標分別是: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
小密型低密度脂蛋白(sdLDL)升高
具體來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有不同的亞型,有一些顆粒體積更小,也更致密,被稱為sdLDL,另一些體積更大,也更蓬松,被稱為lbLDL。
研究表明,sdLDL型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而lbLDL型則不會。
大量研究表明,「sdLDL升高」往往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同時發生。
無論膽固醇(尤其是LDL-C)是否升高,只要「傷心鐵三角」同時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大大提升。
研究人員指出,「傷心鐵三角」這些指標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們都與「胰島素抵抗」有關。
由于胰島素抵抗最常見的直接后果是2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大風險,有醫學專家指出,所有心臟病患者都有糖尿病,只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被檢測出來。
胰島素抵抗對心血管健康的破壞是全方位的。
例如,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高血壓、糖萼破壞、血栓前體形成、糖基化終末產物相關的內皮功能障礙、一氧化氮合成受損、血小板聚集增強、巨噬細胞脂質積累等。
總之,在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方面,光看膽固醇(尤其是LDL-C)并不可靠。相比之下,胰島素抵抗、血脂中的「傷心鐵三角」可以更精準地預判心血管疾病。
前面已經解釋,膽固醇(尤其是LDL-C)升高并不是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血脂中的「傷心鐵三角」可以更精準地預判心血管疾病。
接下來,研究人員告訴我們,大量證據表明,盡管低碳生酮可能提高膽固醇(尤其是LDL-C)水平,但是它可以改善「傷心鐵三角」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指標,有時比藥物更有效。
具體地說,低碳生酮飲食已被證明可以改善,如體重、體脂肪、內臟脂肪、血糖、血壓、血脂、Lp(a)、胰島素、代謝綜合征和炎癥等,并導致降糖、降壓藥物需求減少。
而且,低碳生酮飲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只是短期的,科學家曾進行過長達10年的研究與評估,研究對象是使用生酮飲食治療的癲癇患者。
結果表明,與很多專家預料的相反,在長達10年的試驗周期內,生酮飲食并沒有導致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的生物標志物的增加。
其他2-3年的中長期研究顯示,低碳水、生酮飲食可以改善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同樣意味著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顯著降低。
總之,正確執行的低碳生酮飲食,可以改善幾乎所有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指標,而高膽固醇(尤其是LDL-C)不僅不一定是心血管疾病的先兆,反而可能與更健康、更長壽有關。
上面已經解釋,膽固醇升高不一定是壞事,低碳生酮人群盡管膽固醇有可能升高,但由于其他更重要指標的改善,因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大大降低。
但還是有必要分析一下,假如讓低碳生酮人群吃他汀類降脂藥,把膽固醇(尤其是LDL-C)降下來,有沒有可能會產生一些益處呢?
研究人員給出的答案是:從目前的證據來看,他汀對低碳生酮人群沒有益處,不用吃。
低碳生酮人群的血脂通常會出現以下三個特征:
甘油三酯偏低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
在過往的大規模臨床試驗中,有這些特征的人群,吃他汀類降脂藥往往沒有益處。
相反,吃他汀可能有益處的人群,往往有以下三個特征,與「傷心鐵三角」相符: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
研究人員指出,部分人群吃他汀之所以有微弱的益處,并不是因為他汀可以降低膽固醇,而是由于這種藥物還同時具有抗炎、改善凝血功能等作用。
過度的炎癥和凝血功能異常,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然而,他汀類藥物帶來微弱益處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副作用和健康風險。
大量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包括新發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升高、線粒體功能障礙、肌肉組織和肌腱病變、急性腎損傷、腎功能衰竭和認知功能缺陷等。
總之,對低碳生酮人群來說,吃他汀類藥物不太可能產生益處,反而有巨大的健康風險。
最后幾句
開頭說的張三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無數人通過低碳水、生酮飲食,人們順利減肥、改善健康,但醫生一看膽固醇升高,就馬上叫停,還讓立即吃他汀類降脂藥。
今天介紹的最新論文,通過大量高質量科學文獻告訴我們:
膽固醇(尤其是LDL-C)不是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反而對健康非常重要,可能與壽命更長有關。
某些「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人群更容易患心臟病,不是因為高膽固醇,而是因為他們恰好有凝血異常等相關問題,這些問題會誘發心臟病。
他汀類藥物對某些人群可能有益處,不是因為它降低了膽固醇,而是因為他汀還具有改善凝血異常、抗炎等作用。
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的同時,會帶來非常多的副作用,健康隱患極大,服用者應權衡利弊。
低碳生酮人群膽固醇升高,同時伴隨其他健康的指標的一致改善,通常意味著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降低,無需服用他汀類降脂藥。
重要提示:本文僅為科普知識信息分享,內容僅供參考,不可作為醫療建議。
參考文獻
The End
本文??編輯
小帥
本文 ??? 設計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