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因為交通不方便(普通人出行基本靠腿,有錢人基本也就靠驢和馬等,如果要到幾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去,沒個十天半個月是不太可能到達的。),通訊也不方便(近的地方基本靠吼,遠的地方基本靠書信。而且那時候沒有郵局,快遞,寄封信是要很長時間的。),所以,親朋好友一旦因為某種原因分別了之后,可能就會很長時間見不到面了。于是,人們就特別珍惜友情,在朋友分別的時候,要擺酒餞行,要折柳相贈,詩人們還要寫詩相贈。這種詩,有的是寫分別時候的哀傷之情,有的是寫兩者之間深厚的友情,有的是鼓勵朋友今后要更加努力,有的是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這一類詩歌,后來就叫送別詩。
在寫送別詩的詩人里面,李白是最出色的之一。今天,咱們就讀一首李白的送別詩,名字叫《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是李白的朋友。有人說他是個農民,也有人說他是個文人,也是當過官能詩能文的。這個咱們也不用深究,反正咱們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很好就行了。李白和汪倫在一起在桃花潭附近相聚了一段時間,在要分別的時候,李白寫下了這首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踏歌是咱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歌舞形式。特征是集體性,參加者圍成圓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牽手或搭肩,上身動作不多,主要是腳下的舞步變化,邊歌邊舞。這句詩的意思是:李白坐著船將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傳來了踏歌的聲音。
【點擊視頻可以觀看踏歌的精彩情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潭本來的意思是深水池。咱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龍潭虎穴”的潭就是這個意思。桃花潭位于現在的安徽省,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及”是比得上的意思,不及就是比不上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桃花潭里的水深達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深情。
這首詩前面兩句是敘事,后面兩句是抒情。桃花潭水深達千尺都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感情,那兩人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呢?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也讓感情這種很抽象,沒法形象表達的東西,通過千尺的深潭給具體化了。真的是寫的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