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友信箱】收到一位來自00后易友的來信。
信中,這位易友說不知道怎樣定位自己,容易受別人意見左右,面對自己想做的事,總是沒有主見,不知道如何是好。
當今社會,物欲橫流,日新月異,想必很多人都會有此困惑。
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用曾教授的《易經》中的觀點來分析,并提供幾點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什么是定位
《易經》,一個講命,命為天定;一個講時,時為時機。還有一個很重要,叫做位。
位是什么呢?位是場合,也是本分,就是每個人要在合適的場合說話,也是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知道自己如何守住并合理做到。
“位”很重要,大部分人對這樣的道理都懂,話說出來,都知道要定位、守位。
可是,一旦拿到實際的工作生活學習中,還是會有些困惑,感到無力,使我們在事業、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去執行,導致最后焦慮,迷茫。
那么,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我們失去了自己內心該有的選擇,不知定位而焦慮迷茫呢?
二
找不到定位的原因
其實,我們都知道應該用心想想自己的定位,并去執行,也知道迷茫沒有用,看了很多的文章書籍為自己打氣,但事與愿違,解決不到根本,還是不知定位。
對于這種現象,我們分析總結出以下3條原因:
1、家庭因素
00后的孩子生活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年代,可以選擇的機會比前幾代的人多了數倍。
老子曾說“少則多,多則惑”,當可以選擇的東西太多時我們自己就會陷入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失去了主觀判斷能力。
比如父母給孩子報各種的興趣班,壓得孩子們喘不過氣兒來,讓原本快樂的童年變得和大人一樣壓力山大。
家長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這些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是不是還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理由,美其名曰是為孩子著想呢?
2、學校教育
當今階段的現代化教育科目種類多,分科逐漸細化,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也只是單方面側重抓分數,忽略了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
大多數老師都給學生傳授的是知識,而忽略了智慧,填鴨灌輸性教育體制已經讓孩子越來越變為兩只腳的書櫥,學了不會用。
電子產品的發展使得學生們迷戀其中無法自拔。
近年來西方教育模式的興起,使得我們中國優秀的傳統國學文化不被重視,西方的很多教育不一定全部適合我們,也就造成學生的厭學,叛逆心理產生。
3、社會環境
現如今好多畢業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的企業也是打著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名義來招聘。
這就給剛進入到社會的青年們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讓他們都急于賺快錢,不能踏實下來沉淀自己,眼高手低,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從而產生迷茫感覺沒有了方向和定位。
這些原因都或多或少影響著我們的思想,時間長了,就會造成焦慮迷茫不知所措。
那怎么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走出迷茫呢?
三
這些原因看似使人頭疼,但曾教授說過,位就是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各種場合環境中合理的做自己做事情。
1、家庭中的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對孩子智慧引導是第一重中之重。
但是,父母和孩子站的立場和背景不同,身為孩子要做到多思考家人的建議,卻不被家人的建議所左右,所以我們仍要有充分的自主性。
當然也要考慮試錯的成本,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
曾教授經常說合理就好,不是做最棒的自己,而是做你自己,做回真實的自己,摘掉面具去生活,所以最終選擇什么樣的路還要取決于自己。
當然在家庭中我們要明白自己定位,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盡好做子女的責任。
2、社會中的位
曾教授告訴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了解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合適的場合,說出合適的話。
工作中我們要明白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看清楚自己到底是創造者還是配合者。
是老板就應該有老板般大人的樣子,關懷下屬,把員工當人看,努力培養得力干部;是員工就應該全力做好老板的得力助手,做好配合工作,懂得把功勞讓給上司,不居功自傲。
與同事相處應該多些謙讓,少點浮夸,不盛氣凌人,合理的化解我們在工作中的大小問題,因為問題是不能靠解決來完結的,只能靠化解。
如果自己創業,一定要理解自己的位在哪里,產品嘗試期間,要明白不能以人的健康為代價,不要與法律做對抗,更不能以破壞自然環境而斂財。
與人交流,更要注意言談舉止,曾老師說過,悅耳為通,就是讓我們說出合適的話。
處在風華正茂年齡的年輕人,還要培養自己一向專長的興趣所在,比如書法、音樂等。
找到了自己獨有的興趣之后就會沉浸在其中,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生活中的充實與快樂,也就沒有時間去理會別人的議論,就活出了自我,何樂而不為呢?
3、學校中的位
現在的教育受西方影響,好像要把所有人教成同樣的,而且每個人也慢慢認同這種同樣的,甚至被稱為時尚,卻忽略了每個人到這世間是要做不同的事情的。
如果您了解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那您一定會知道在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孩子們是,先學做人后做事,秉承著我們中華悠久優秀的傳統文化,知道如果不能先學會做人,就不能談做事。
做人是根本,也是學校環境教育的根本,而我們學校可以慢慢開設一些國學課程,幫助孩子們成長,見證孩子們心靈的提升,最終達成智慧的升華。
曾教授說,幸福就是做自己。
這句話也送給所有的讀者,世界因為有您而精彩,世界因為有不同的思想,而升華出偉大的智慧。
所以,請靜下心來,反求諸己,就像曾老師說的,經常把腦袋里的東西拿出來捋一捋,對現在對未來都是一種幫助,對智慧更是一種提升。
如果有興趣,推薦學習一下曾仕強學堂的易經思維課程,對自身思維方式,智慧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
易友們很多期的來信,都是源于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這份信任也在慢慢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促使我們對每一封信專注解答。
看到易友們說因為曾教授的影響而有了改變和收獲,這也讓我們更加有信心走下去。
期待廣大易友和我們一起加油,未來的路,我們陪您一起,向善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