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我陪同家人來北京旅游,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一面,但在游覽國人心目中最崇敬的國子監、孔廟時所發生的一幕,令我非常傷心,氣憤。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8月17日下午,我們參加的旅行團前往國子監、孔廟參觀,有景點講解員陪同。
我們邊聽講解員的講解,邊行至大成殿。正當要上大成殿敬拜孔子時,講解員以教我們如何持敬拜手勢上大成殿行禮為名,把一行五六十人帶到了大成殿后面。
大成殿后面有一排賣香包的攤位,講解員站在攤位邊上,開始給大家講解香包的寓意:“這些香包分別代表福、祿、壽、功名等,每個香包68元,每人要買五個香包上大成殿敬拜孔子才能表示對孔子的虔誠。”
聽到要付費買香包,大家紛紛遠離了攤位,講解員斥責其中一位家長,“你這個家長怎么做的,不給孩子上孔廟許愿你還來這里做什么!”還生氣地對大家說,“你們不買香包就不能上大成殿敬拜孔子!”
如此重復了兩遍。
最終,講解員看大家仍無動于衷,就真的沒有帶我們上大成殿敬拜孔子。
不買香包就不能拜孔子?孔子如果知道這一幕,怕是棺材板要按不住了!這完全扭曲了儒家的初衷和孔廟的存在意義啊。
北京那么多旅游景點,都是什么人選擇來孔廟參觀?我相信很多都是和我一樣,老師家長帶著在校的中、小學學生,也有在校的大學生和外國友人。他們都是因為崇拜經典里孔子這位圣賢,慕名來此,卻最終因為這樣的事情而飽受挫折。試問他們是怎樣的心情?
孔子生在東周春秋末期,是歷史上第一位開啟平民教育的思想家、教育家。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分階級、地域、貧富、智愚,提倡有教無類,只要好學上進,他都愿意教。
孔子在世時,一些有偏見的、難溝通的、甚至口碑不好的人求見孔子,孔子尚不拒之門外,如若他得知兩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有人卻利用國子監、孔廟,以賣香包敬拜孔子的方式強買強賣,還揚言不買香包不讓上大成殿敬拜孔子,他老人家會是怎樣的心情?一定會再次大呼“是可忍,孰不可忍”吧?
當下國學低俗化的現象,是要開始全面反省了。把孔子搬上神臺,只要你花錢,就能消災免禍,交上好運,這和迷信有何分別?讓國人在國學中尋找庇佑的法寶,那是對中國人精神家園和圣人孔子的極大侮辱。
有人對我說,北京國子監講解員的行徑只是冰山一角,你投訴也沒用。我半信半疑地在網上搜索是否有類似的投訴,發現更早之前就有類似的博文,揭批了北京國子監導游如何向游客洗腦掏票子許愿的丑惡行徑,而到現在,這種行徑依然存在,甚至更為猖狂。
看完網上這些文章,我也一度糾結要不要把我的經歷再寫出來。但我終究相信傅老師說的“人性向善”,而且“人能弘道”。如果人人都認為自己的聲音很弱小,力量很有限,你不做,我不做,他不做,任由社會風氣惡化,豈不是更糟糕?
況且,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求仁這件事是要靠自己的。我在深圳做一家新能源運輸企業的管理工作,多年以來,我很是推崇中國的傳統文化,追隨傅老師研讀儒家經典,并從2010年開始致力于將先秦儒家孔孟思想移植于企業運營管理之中。
在企業管理中我尚可以實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為什么在抨擊國學低俗亂象上我要縮首縮尾呢?
希望此文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也希望這種亂象盡快整治,還中國人一個圣潔而莊重肅穆的精神殿堂。
文章作者:楊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