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
莊子與惠子在濠水的橋上游覽。
莊子說:“白魚在水中,從容地游來游去,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的情況;而你也不是魚,所以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樣就說完了。”
莊子說:“還是回到我們開頭所談到的。你說‘你怎么知道魚快樂’這句話時,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才來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啊!”
《傅佩榮譯解莊子·秋水·第十五段》
圖 | 蔡志忠
白魚以“出游從容”,使莊子覺得魚樂。魚是否樂或能否樂,是一回事;莊子的感覺則是另一回事。
莊子說出自己的感覺,原本不必勉強別人同意。惠子卻執著于言語的真實根據,而忽略了人的心靈能力未必要靠言語才可抵達真實。
——傅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