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錯了怎么辦?孩子作業沒有完成怎么辦?有的老師耐心輔導講解,甚至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把孩子叫到辦公室進行輔導。有些老師的方法就是“叫家長”來。孩子一出“問題”,“叫家長”就成了個別教師慣用的教育手段。
昨天,在微信公眾平臺《在宜興》一篇“宜興丁山做紫砂壺的媽媽火了!孩子學習不好留6間店收房租!”(戳藍色字查原文),因為孩子媽媽說“孩子學習不好,我給她留了6間店面收收房租”引起熱議,評論區網友們就有關于現在孩子家長動不動被叫去學校的問題發起討論。
那么,丁山做紫砂壺媽媽為何會發表此言論?
根據一名知情網友透露:
在眾多網友評論中,有一位老師看完大家的評論也很心寒的發表言論:
對于評論區里很多老師的留言,有一位名為“Sean” 網友的留言被大家點
對于宜興有些老師總是叫家長,網友表示:
孩子學習出現問題批評家長應不應該?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在老師面前是不是低人一頭?
因為孩子學習等問題,家長被叫到學校,有個別教師對家長啟用了一種“問責”機制。
學生成績差,不突出,做題不會,上課不專心,英語背不會……,好像觸碰了“準則”,只要孩子一犯錯,叫了家長就能解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似得。不是家長不能叫,頻繁多次的叫的目的是什么?
說是“交流”,更多是就是去領批評,看臉色,接受一種畸形的問責“處分”。
老師是全社會的老師,是孩子的老師,當然也是家長的“老師”。但是同樣都是成年人,這樣的“問責”機制,是不是真正的去為了孩子學習而采用交流的方式會更好?
“學習不好”的學生在個別老師眼里看來就是“問題”學生,是家長的責任。
由此,家長面臨被老師的問責,出于人性多數會去討好教師。“討好”兩個字看似平常,可這里面是意味深長,甚至都成了某種手段!
甚至有的家長們只能抱怨一聲,不如把孩子領回家算了……。可真的能嗎?首先就是違法的!
很多老師開口就是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對的,但是不能把教書和育人混為一談。學習上的事情,家長負次要責任。而育人方面,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家長無論如何都要擔當起主要責任。
身為孩子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聽到孩子這般大多已是氣急敗壞,頭昏腦漲,一接到老師的電話,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好好“管教”一頓孩子。
所以,關于學習,學校和老師還是要勇于承擔起責任。對于學習不好的“問題” 學生,多發覺孩子的優點,再加以表揚引導,從而促進促使孩子能更有信心學習。
關于老師的待遇,已經得到全社會的重視。
日前,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了《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了一攬子教育利好消息,包括:江蘇將優化教育經費使用結構,嚴禁隨意擴大免費教育政策實施范圍。財政教育經費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在全社會都在期待老師的時候,個別老師不要成為害群之馬。
教育,教書和育人需要老師和家長雙方共同努力,都是戰友,不是敵人!
教育的話題太大,關乎人心人性。小編淺薄,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