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宜興陪伴你的第2742天
宜興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有溫度的江南小城,走進《在宜興》有聲內容,聽不一樣的宜興故事。
底蘊深厚的宜興人才輩出,在各大領域上百花齊放,如果有人問我,去哪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這些,我會說是文昌閣!
而且不管你什么時候去,都不會有人擠人的煩惱!
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文昌閣,有的甚至已經成了城市的坐標。
在人文薈萃、名勝古跡扎堆的宜興,重建遷址后的文昌閣并不顯眼,它的名字甚至完全擠不上宜興游玩打卡的榜單,哪怕它是免費開放的。
文昌閣在宜興,完全是個冷門景點,甚至許多宜興本土居民,也鮮少去過。
文昌閣歷史悠久,它的步伐,始于明初。
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道士談園慧募建“文昌閣”,為通真觀的一部分。
自古便崇文重教、文運昌盛的宜興在科舉時代可謂是大放異彩,而文昌閣也算是一個時期的見證者。
據相關史料記載,在宋、明、清期間,宜興共出了4名狀元、10名宰相和385名進士。
文昌閣很小,僅幾間古樸的廂房,文昌閣很大,足夠裝得下宜興的歷史。
1998年,文昌閣因舊城改造而移建大殿至城西氿濱公園內,并重建大門一間與東西廂房各三間,閣內正中央是一座孔子塑像。
文昌閣的文昌殿內陳列有許多民間傳說,孔子身后的正殿內陳列有《荊邑千秋、人杰文昌——科舉和宜興狀元宰相史料展》。
展陳內容包括宜興科舉時代的佳話故事,宜興歷代進士名錄,歷代狀元畫像和故事以及近代名人展區等。
于文昌閣中,看這些陳列串起宜興城人文薈萃的發展史。
每一篇事跡介紹,都會在心里掀起一陣漣漪,一一賞閱,歷史感便撲面而來,誰會不為之震撼呢?
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主辦
宜興市圖書館
微信公眾平臺《在宜興》承辦
用聲音傳達文字的情感和溫度
宜興好故事,好看更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