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7年三季報公布完畢。整體來看,A股營業收入同比增速較中報小幅回落,而凈利潤同比增速較中報卻持續回升,2017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23.5%,剔除金融和兩油后凈利潤增速為42.5%,創今年年內新高。同期三季度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的漲幅分別為4.90%、5.30%、8.86%、2.69%。
公募、QFII、社保、證金……這些“大戶”持倉變動情況如何?透露了什么信號?來看大咖們精辟分析!
公募基金
隨著3419家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公募進“食”退“藥”,從行業加減倉變化來看,三季度權益類基金重倉股加倉比例增加較多的行業是食品飲料、有色金屬、銀行,加倉比例分別為2.48%、2.01%、0.71%,其中銀行連續5個季度加倉,食品飲料連續4個季度加倉。權益類重倉股減倉比例較多的行業是醫藥、家電等,減倉比例分別為-2.09%、-1.68%。
QFII
QFII喝“藥”進“食”拿設備,從行業偏好來看,QFII持倉市值最高的為食品飲料行業,持股市值為261.66億元,占比27.6%,食品飲料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維持第一名,并不斷處于增持趨勢,此外,醫藥生物也是QFII的持倉偏好,三季度持倉市值為70.48億元,比2017年第二季度41.92億元增加28.56億元,增幅68.13%。
社保
社保持倉通訊市值大增,三季度社保基金共計持倉個股數量595家,持倉總市值2369.4億元,環比第二季度的2250億元增幅5.3%。
證金
隨著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露完畢,備受投資者關注的“國家隊”三季度調倉動向揭開了面紗。作為“國家隊”主力之一,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證金公司”)配置靈活,三季度對個股增減持變化明顯,減持了112家公司,退出了65家公司十大股東之列,同時增持了73家公司并新進了9家公司。就行業而言,證金公司仍是偏愛金融股,此外,還適度增持了建材、機械和汽車行業,同時減持周期、TMT和食品飲料等行業。
公募、社保、QFII等具有風向標作用的機構持倉路徑圖體現出A股哪些新特征?證金公司投資配置對投資者在四季度布局有何指導意義?本期《財富連線》,新華社中國財富網記者邀請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和信達證券策略分析師谷永濤為您解答。
視頻團隊
編導:張月 配音:畢天驕
攝像:王少宇 鄧浩 耿碩
剪輯:張月 包裝:趙雅妮
監制:趙同剛 賴冬陽
新媒體編輯:朱蕾
原創文章 歡迎分享
轉載請注明
本文轉自中國財富幫(ID:china-cfb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