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總裁施博德(BradSmith)日前在“未來基石—人工智能的社會倫理和角色”報告發布會上對中國財富網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在醫療、教育和農業等許多方面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并將在未來的十五年內使癌癥治愈成為可能。
“未來基石—人工智能的社會倫理和角色”報告發布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微軟公司在北京聯合舉行,該報告匯聚了兩家機構在人工智能社會角色和倫理方面的思考和洞察,旨在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使之更好地服務于人的發展。
▲微軟總裁施博德(BradSmith)(左二)在“未來基石-人工智能的社會倫理和角色”報告發布會現場與專家學者對話。
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迅猛發展不僅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也使部分人擔憂此項技術可能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威脅,甚至有朝一日會擺脫人類的控制。然而,施博德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他認為人們無須擔心人工智能會強大到人類無法掌控的地步。施博德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的確會使一些工作崗位在將來不復存在,但同時也會催生出很多新的工作機會。
“新的工作崗位會要求人們掌握相應的新技能”,施博德說,“我們更應該關注如何為人們提供這些新技能。”他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在其職業生涯中不斷學習新的技能。
在施博德看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在醫療、教育和農業等許多方面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他舉例說人工智能正在治療癌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并在將在未來的十到十五年內使癌癥治愈成為可能。同時,人工智能也將通過精準農業顯著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施博德透露,微軟正在通過其AlforEarth項目將人工智能與環境科學相結合,以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
除了在人工智能的研發上積極投入之外,微軟也對開發人工智能所應遵循的倫理道德規范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公平、可靠、隱私與保密、包容、透明、負責”等六項基本道德準則。施博德認為,要設計出可信賴的人工智能,必須采取體現道德原則的解決方案,在賦予計算機更大力量的同時,也需要用社會倫理來引導它。“從根本上說,發展人工智能是為了讓計算機的功能更加強大,”施博德對中國財富網說,“我們必須確保這一過程受到倫理道德的引導?!?/span>
在比較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時,施博德認為,當前兩個國家都在這一領域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他強調中國工程師隊伍的壯大和高??蒲袑嵙Φ脑鰪娛沟弥袊谌斯ぶ悄茴I域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但施博德同時指出,得益于科研界和企業界更為緊密的聯系,美國在科研成果的轉化方面更勝一籌。
盡管如此,在施博德看來,各個具體行業是否對人工智能進行了充分的利用才是一個國家更應當關注的問題。
阿里云在2017年的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正式發布了ET醫療大腦。它是一個開放的人工智能系統,通過學習海量的病例數據來提升醫療診斷的效率和精準度,可以大幅度縮短患者等待檢查報告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患者甚至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就可以進行癌癥的診斷了。
據中新網報道,我國自主研發的全世界首臺人工智能宮頸癌診斷機器人“蘭丁”,能以極高的工作效率,從數字化圖像里找到癌細胞的蹤跡,實現完全自動化的診斷。目前,診斷機器人已在國內數百家醫療機構投入應用,并在山西、湖北、河南、云南等地,開始被大規模應用于邊遠地區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的政府項目。人工智能將帶來一場癌癥早診斷早治療的醫學革命,也會為廣大民眾抗擊癌癥帶來新的曙光。
作者:解方 梁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