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終于亮相。據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顯示,由國泰君安證券保薦的晶晨半導體收到批號為“上證科審(受理)[2019]1號”的文件,成為科創板受理的第一家企業。
系統顯示,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共有9家,除晶晨半導體外,還有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容百科技、和艦芯片、安翰科技和科前生物,涉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4大領域。在保薦機構中,中信證券、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各有2家企業上榜,國泰君安證券、東吳證券和長江證券各有1家企業拿下“首批”。
圖片來源: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
首家受理企業
“千呼萬喚始出來”
自3月18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正式上線后,“項目動態”頁面就一直顯示為“暫無數據”。根據相關規定,發行人通過保薦人以電子文檔形式向上交所提出發行上市申請后,上交所將在收到申請的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予以受理的,發行人將于受理當日在上交所官網對招股說明書及相關文件進行預披露。
22日,作為科創板受理的第一家企業,晶晨半導體“千呼萬喚始出來”。
天眼查顯示,晶晨半導體成立于2003年,是從事高性能多媒體芯片設計、研制和應用的無晶元半導體系統設計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多媒體智能終端SoC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芯片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和AI 音視頻系統終端等科技前沿領域,業務覆蓋中國大陸、香港、美國、歐洲等全球主要經濟區域。2015年和2017年,公司分別經歷過兩次戰略融資。2018年,晶晨半導體實現總營收23.69億元,凈利潤2.82億元。
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對中國財富網表示,半導體公司符合科創板的上市要求,切合“硬科技”定位。“第一家受理公司就是半導體,體現出對芯片領域的重視,為未來改變我國在半導體芯片領域受制于人的局面,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打下基礎。”
9家“首批”
最終能有幾家登上科創板?
在首批申報名單披露之前,據不完全統計,已有30多家公司擬于科創板上市。其中,傳音控股、睿創微納、特寶生物、申聯生物已完成上市輔導,啟明醫療、聚辰半導體、新光光電等公司正在接受上市輔導,而泰坦科技、久日新材、賽特斯、江蘇北人等公司則通過交易所互動平臺、集團官網等明確表達了沖刺科創板的意愿。
與首批受理名單相比較,睿創微納、江蘇北人等公司如愿上榜,而此前一直表現活躍的新光光電、申聯生物等卻暫未出現。
知名獨立財經評論員布娜新表示,科創板上市有五條標準,符合其中一條即可申報,同時這些公司也都具有一定的行業概念,能被受理就意味著基本符合相關規定,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逐項回復上交所問詢。“9家公司能否最終掛牌科創板要看交易所的問詢情況,具體投資價值還是要看市場投資者的‘買單’熱情。”
葛壽凈指出,參考創業板開板經驗,首批創業板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是官方標準的5至7倍,而科創板的戰略地位高于創業板,所以其標準也勢必比正式文件里的更高,會是細分行業中的優質公司,首批可能1個行業就1家。這就是說,最終的掛牌企業必將是重點科創行業,尤其是重點細分行業中的佼佼者。“當年創業板首批企業28家,以此為參考,首批登錄科創板的企業預計會有20至30家。”
分拆子公司
搶灘科創板勢頭足
根據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實施意見,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法分拆其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為搶灘登陸,除了浪潮信息明確表態,將分拆旗下優質業務資源沖刺科創板,中興通訊在20日召開的2019年第一次股東大會上表示,將對子公司努比亞是否掛牌科創板進行戰略研討以外,金城醫藥的東方略、信維通信控股的威爾視覺、深康佳A、航錦科技、東富龍等也都紛紛表示出上市科創板的意愿。
“子公司分拆上市會大力促進產業資本投資的發展,符合我國當下經濟發展現狀,對很多進行產業投資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巨頭來說是重大利好,對母公司的市值也有提升作用”,布娜新說。
葛壽凈認為,企業分拆旗下優質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拓寬融資渠道。有能力得到投資者認可的優質子公司通過分拆上市不僅可以募集更多資金發展自身的優勢業務,還可以提升母公司股價。但葛壽凈也同時指出,“目前對業務獨立、分拆上市條件還沒有具體細則,由于規則不明確,分拆子公司上市科創板在操作上還存在一定困難”。
作者:衣韻潼
新媒體編輯:何苗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