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為了養老而焦慮:要存多少錢才夠養老?都說養老理財規劃很重要,到底該怎么規劃?除了繳社保、買商業保險,還有哪些靠譜的養老金投資產品?
存多少錢才夠養老?
關于這個話題,富達基金曾經做過問卷調查,調查結果是163萬元。如果按照年薪10萬、3%的通脹率,以及銀行活期存款利率1.7%來算,要用60年才能存夠163萬;如果按部分銀行理財產品5%的收益來算,要存30年;如果按一般偏股型公募基金16%的年收益率來算,時間會更短一些。
但事實上,夠不夠養老還得看各人的需求。對于很多人來說,163萬遠遠不夠支撐退休后體面的生活。
如果一個人退休前的消費水平是每年10萬元,想要保證退休后生活質量不變,退休前要存多少錢?根據公式計算的結果是:570萬!
對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老百姓來說,儲備個人養老金的需求更加迫切。因為現行的養老金制度需要照顧到全國所有地區的老年人口,標準會按照全國的收入水平制定,而發達地區的居民在職期間收入更高,所以在退休時收入的落差會更大。
例如,北京、上海的居民退休后,基本養老金數額不足退休前收入的20%。世界銀行認為,只有達到70%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目前,我國養老金標準平均可以達到退休前收入的47%。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估計這樣的比例也越來越難維持。
怎么能存夠500多萬?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宇宙間最大的能量是復利。
對于個人來說,想儲備足夠的養老資金,復利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復利的強大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復利公式是:F=P(1+i)^n
其中:P=本金;i=利率;
n=持有期限;^表示乘方。
小張今年30歲,假如他每年定存3萬元,30年后他能攢多少錢?
假設年均投資回報率5%,
第一年總資產=30000(1+5%)=31500元;
第二年總資產=第一年3萬的總資產*(1+5%)+第二年3萬的總資產=30000(1+5%)^2+30000(1+5%)=64575元
以此類推,結果詳見下表:
最后計算得出:30年后小張能攢夠209.28萬元
同理,可以算出:
假設年均投資回報率8%,30年后他能攢夠:367.04萬元
假設年均投資回報率10%,30年后他能攢夠:542.83萬元
這個例子是每年存3萬,如果每年能定存5萬,那只需要7%的投資回報率就能存夠500萬啦!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通過買入基金、股票、債券、保險等理財產品,搭建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實現年均5%-10%的投資回報率是有希望的。
怎么做到5%-10%的收益率?
除了積極攢錢,還要研究一下如何投資才能做到5%-10%的收益率。我們需要制定一個養老理財規劃,制定個人的理財周期和目標。一般根據婚姻狀況、子女成長、事業發展和退休年齡等人生主要階段來劃分。
比如45歲到60歲這個階段,品金(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理財師霍金平建議,在45歲-60歲時,家庭處于事業發展期和子女成長期。這個階段的理財規劃,注重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穩定性;資金要能隨時應急,方便取用;要盡早購買保險,減輕負擔。
家庭養老資產應該如何配置呢?養老金融專家夏萍博士給出4個建議。
1、將資金分散在收益、周期、種類、風險高低不同的資產上。
夏萍解釋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僅是金融資產的形式不同,還包括其背后的資產類型不同。”
比如,你投資了股票、債券、基金、信托計劃、房地產,看起來你的資金分散了。但如果你買的股票是房地產股票,債券是房地產企業債,信托計劃背后的標的是以房地產作為抵押的,那么實際上,你的投資風險就更多地聚焦在房地產行業了。
2、盡早配置各類保險。
老年人發生意外、重大疾病的幾率高,配置保險很有必要。尤其是健康類保險,年輕時的配置成本更低;年紀越大,收益倍數越小,有些保險超過一定的年齡后就無法配置了,因此建議大家在能力范圍內盡早購買。
3、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我國資本市場上散戶的比例很大,而在國際成熟市場,機構的比例遠遠超過散戶。把投資交給專業機構來做是理智的做法,因為機構的研發、盈利能力、對新型金融工具的掌控能力都遠遠超過散戶。把養老資金交給專業機構打理,更有利于收益率的確定。
4、增加金融資產的比例,降低實物資產的比例。
例如,擁有房產的套數要下降,金融資產要有資金按期流入。只有讓家庭的現金流有保障,才能實現養老生活無憂。
更多嘉賓解讀請戳視頻 ↓
圖文整合 / 新媒體編輯:田甜
視頻編導:畢天驕 張望舒 項雨杉(實習)
陳姚希(實習) 哈木(實習)
后期:張望舒 年小璇 畢天驕 項雨杉(實習)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