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傳統風水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理論系統越來越繁瑣,泥沙俱下,精華與糟粕同樣混雜。
筆者專業研究風水十五年以來,長期在一線研究墓地和宅院的風水規律,翻閱古今中外的所有風水典籍,先后拜師十來個民間師傅,接觸民間風水高手上千個,一直在思考,一直尋找風水的真理。
1、風水確實存在的
首先,風水是真實存在的規律,不是忽悠人的。
風水的本質就是天人合一的感應,人所生存的環境,其中的信息、形巒,或者生氣,有吉有兇,隨著時間的積累,都會感應到人的身體之中。
風水的規律,相對模糊,但是對人的長期慢性的影響,是真真切切的,這個不容懷疑。
河北衡水某村子旁邊的墓葬區域,密密麻麻下葬了二百多個墳墓,其中紅點位置,為某中將的曾祖和祖父的墳墓,下葬至今近七十年。發家墳墓,隱藏在密密麻麻的墳墓中間。并不是那些寫書的神吹,說得那么簡單,那么直接明了。
某十億資產的大財主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墳墓,在村子旁邊的墓葬區域,下葬至今五十多年。現實的墓地,與書本記載差別很大,書本只記載,和他們口味的案例,一般不喜歡談現實案例。
2、風水不是死板的公式
傳統風水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被一些腐儒和文人,不斷加工,不斷編造,按照他們理解的模式,按照他們編造的模式,越來越固話,越來越僵硬。
其中尋龍點穴的部分風水理論,理氣的風水公式最為明顯。現在的風水理論界,常常把一切的成功風水都歸結為尋龍點穴,或者三元、天星、玄空等理氣技術。
筆者長期在一線考察成功和失敗家族的祖墳,只有極少數墳墓,符合尋龍點穴的規律。這也說明尋龍點穴部分規律,確實有重要應用價值。
但是更多的墳墓,與尋龍點穴,沒有關系。
這些發墳,常常就是村邊的墓葬區域的一個普通墳頭,沒有一點點尋龍點穴的樣子,后人大發家業。很多著名的將帥,就是祖墳就是這個樣子。
或者就是城市的公墓,橫七豎八的,下葬了幾千個墓穴,他是其中一個外形普通的墓地,后人大發家業。
或者就是路邊一個簡單的墳頭,雜草叢生,外形簡陋,后人大發家業。
嚴重的情況,筆者還見過,北京有的家庭,長期把父母的骨灰盒,放在客廳里,后人竟然出現清北大學生。
更加嚴重的是,當年饑荒,或者戰亂,祖先去世之后,隨意丟棄在茅坑、亂葬坑、路邊等地方,或者集中掩埋,或者孤魂野鬼,后人反而出現更大的富貴。
此種現象,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葬法多樣,并不是書本講的,尋龍點穴是唯一的吉兇規律。四川等處,古代的少數民族貴族家庭,將先人安置在懸崖上,開鑿洞穴下葬, 得依然富貴綿延。
但是風水對后人的影響,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長期放置在一個生氣興旺的位置,后人才能得到福氣。不斷的更換亡人的位置,這是自古以來,全世界文明,都不認可的。
在懸崖上打木樁,做懸棺下葬,只要是氣場平和、形巒吉祥、生氣興旺,后人依然富貴綿延。
骨灰堂下葬,只是居住條件不好,生活比較拮據而已,但是不代表不吉利,只要長期放置的位置生氣興旺,后人依然得福氣。
某當代督撫的祖墳和老宅,左右近處沒有護衛,外側不見龍虎和下手,僅僅依靠一絲真氣入穴,成就巨大的富貴。
大龍斜結,陽氣舒展,某小富貴的祖墳,下葬距今三十年,后人四個富貴,兩個處級干部。
陳益峰師傅,長期在田間地頭,山野之間研究祖墳和陽宅的吉兇規律
陳益峰師傅,長期在河邊和山上,研究山水對風水吉兇的影響
3、風水是天人合一的感應,關鍵在形巒、生氣和信息
筆者考察現實的墳墓,其中的吉兇規律,與書本的記載,差別非常大。
風水是天人合一的感應,多數情況,不用考慮來龍、或者數百米外的山水吉兇,只需要考究棺材附近百米之內的砂水生氣的吉兇情況。穴位周圍的信息、形巒,或者生氣,對吉兇有重大的影響,從而感應后人的家族。
這個吉兇,與土葬還是火葬關系不太大,與樹葬、水葬、懸崖葬、還是天葬,還是將骨灰放在家里,關系不太大。
每一種葬法,本身就是一種風俗,僅此而已。每一種葬法,其中都有吉有兇,都有發家的,都有敗家的。
只是傳統習俗,還是偏重土葬,那樣對亡人的元氣傷害最小,尊重最大。
傳統的尋龍點穴技術,非常偏執,固執的認為,所有的下葬位置,只要不符合它的死套套,死公式,后人就不能發家,就不能富貴,這是非常滑稽的看法。按照人類發展來看,富貴是永無窮盡的,而尋龍點穴的真穴位置,其實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筆者在山里給人找墓穴,找一個相對標準的穴位,已經非常艱難了。
自然界,發家的位置,也就是風水好的位置,千千萬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模式多樣,形態多樣,沒有統一的模式。但是也有一定的規律。那就是:
棺材、骨灰盒、陽宅等,周圍百米之內的砂水、形巒、信息、生氣等,應該氣場平和、形巒吉祥、生氣興旺,這就是風水核心本質。這些吉兇的特征,最終會感應到家人的身上,尤其是那些有相似信息的后人身上,就是天人感應的規律。
至于是否需要嚴格符合復雜的尋龍點穴技術,這倒未必。至于三元、天星、玄空等復雜的理氣技術,自古以來,在實踐中,應用價值極低,主要是忽悠愛好者的。
這也是西方人,非洲人、中亞等地,不懂我們的尋龍點穴技術,但是其家族的富貴,依然非常大的原因。
天葬也有吉兇感應,筆者親身見過天葬的過程,天葬師通過觀察肉體的去向,也就是進食的鷹鷲(yīng jiù)情況,來判斷后人的吉兇。
抬棺半路,繩子斷了,直接卜地下葬,光緒朝帝師的發墳。此地不合尋龍點穴的規律,氣脈臃腫懶散,風吹氣散,綿延結穴的穴場,但是龍脈生氣在墓前緩緩展開,生氣灌入墓穴,葬后二十多年,家運陡然翻轉,其孫子考中秀才,后人逐漸發跡,人丁逐漸興盛,一輩男丁就有十幾個人,連續富貴四輩人,后人出現秀才、舉人、進士近十人,最高做過光緒皇帝的老師,顯赫一時。
大龍側面斜出粗乳,隱隱微微,寬平伏地,寬度有數十米。葬后五十多年,人丁也是眾多,出現十來個非常富貴的人物,滿門家族,沒有一個平庸之人,全是智慧德高之輩。最大的富貴為督撫。其家族祖墳,多數都在旁邊。
真正的地理寶地,為上天所賜,智者得之,德者居之。氣場平和、形巒吉祥、生氣興旺,最終都會感應到后人身上。這些規律,非常隱晦,需要智慧,需要眼力。一旦我們地理師傅,在自然面前,眼睛朝天,或者趾高氣昂,或者胡說神吹,其見識常常不如鄉村的普通老人。大量的風水愛好者,神吹一輩子,實際上,其風水見識,還不如一般鄉間的老百姓。
現在很多網絡風水愛好者,一去現實,看到很多墓地不合他們的口味,或者形巒不夠神奇,就大吼大叫,或者說:發墳不在這里,或者風水完全沒有規律,或者祖墳位置不對等等,總之不愿意相信現實。
他們其實只要用腦子簡單想一想,符合書本尋龍點穴模式的地形,哪里還有呢?經過幾千年的篩選,哪里還能找到這些地形呢?老百姓,早就放棄這些迂腐的模式,在村子周圍尋找興旺的地形下葬。
全文完。
作者:陳益峰,男,專業地理師傅,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系碩士研究生,先后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園林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工作,現任國際易學聯合會 地理環境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長期從事相地、相宅、傳統地理學的實踐、考察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