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嘔湯治嘔吐
吳軍,中醫(yī)師(甘肅省永昌縣中醫(yī)院)。
主治:以惡心、嘔吐為主的病證。
處方:柴胡、黃芩、姜半夏、蘇梗、厚樸各10克,竹茹、杏仁、白蔻仁、生姜各6克。
用法
上藥水煎15~20分鐘,取汁約400毫升。微涼少量頻飲,以不吐出為度。必要時可先口含鮮姜片數(shù)分鐘,或針刺雙側內關穴。留針服藥。
加減
兼表證加藿香,白芷各10克;
胃熱減半夏、生姜加黃連、大黃各6克;
胃寒減黃芩、竹茹加干姜、桂枝各10克;
嘔吐日久加旋覆花(包煎)10克,沉香(沖服)3克等。
療效
經(jīng)治289例,顯效(嘔吐停止,無惡心等不適)243例;好轉(嘔吐停止,偶作輕度悪心)37例;無效(連服6劑癥狀無改善者)9例。總有效率96.9%。
按語
“胃本不嘔,膽木克之則嘔”,嘔吐總由乎膽胃不和、樞機不利、胃氣上逆而致。平嘔湯方柴胡、黃芩疏肝清膽,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厚樸下氣,竹茹化痰,蘇梗,蔻仁、杏仁肅降肺胃,母子同治。全方溫清相成、升降相應,散中焦痰濕降反逆胃氣。病勢熱者堿半夏、生姜之量,寒濁盛者減黃芩、竹茹之劑,總取其和胃降逆之用。經(jīng)治胃與十二指腸炎(潰瘍)、肝膽疾病,美尼爾氏病、神經(jīng)性嘔吐、化療、妊娠惡阻及顱外傷綜合征等多種病患引起的以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均獲較好效果,靈活加減及合理的服藥方法更有助于提高療效。
溫馨提示:以上僅供醫(yī)界同道參考,臨床還需謹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yè)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