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益氣湯治療消渴
韓曼娜,主治醫師,內科副主任。包云華,醫師(吉林省前郭縣中醫院 郵編131100)。
主治
消渴癥(糖尿病I型)。
處方
黃芪50克,黨參、玄參、蒼術、生地、制山藥各30克,葛根15克,花粉25克,黃連10克,丹皮20克,新鮮豬胰臟1具(或羊胰臟1/5)。
用法
一煎,將豬胰臟除去周邊脂肪后,放入500ml水中文火煮5~8分鐘,除去浮沫,再將以上諸藥煎煮取汁100ml;二煎,重復上述方法取汁100ml,兩煎混合,日1劑,早、晚分服。
療效
痊愈:癥狀消失,空腹血糖低于6.16mmol/L,尿糖(一),餐后2小時血糖低于7.5mmol/L,僅需飲食控制,不需藥物治療。治療120例,治愈83例,占69.2%。好轉:癥狀消失,空腹血糖低于8.5mmol/L,餐后2小時血糖低于10mmol/L,好轉35例,占29.2%。無效:連續用藥30天,治療前后無明顯改變有2例,占1.6%。總有效率98.33%。
按語
糖尿病中醫謂之“消渴”,其病變重在肺、胃、腎三臟之陰虛燥熱,而關鍵又在陰虧。因而,治療應以“滋陰”為本,“清熱”為標。故方中用玄參、生地、山藥以滋陰固腎,用花粉、葛根、黃連、丹皮以清熱瀉火。因陰虛日久,必氣陰兩傷。故方中以黃芪、黨參補氣扶正,諸藥相合,共奏“滋陰清熱益氣”之效。據現代藥理研究業已證實,方中之黃芪、黨參、生地、山藥、花粉、葛根、黃連等均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其中黃連更有促進胰島β細胞修復功能,從而可升高血中胰島素水平,而發揮降血糖作用,豬胰臟入藥,既符合中醫“以臟補臟”學說,且僅在B鏈第30位氨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抗原性又弱。
溫馨提示:以上僅供醫界同道參考,臨床還需謹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