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馮夢龍編寫的《醒世恒言》,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與他所寫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合稱“三言”。
一、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感言:很多人,很多時候,都會違背天意,或者說不順從天道規律,但是呢,上天卻有好生之德,從來不會斷了人的活路,即使所有的門都關閉了,起碼還會有一扇窗戶為你敞開著。
二、救人須救急,施人須當厄。——《醒世恒言.卷十》
感言:救人要在別人遇到危險、急難的時候,施舍別人財物,應該在他最困苦最急需的時候。
三、得意之事,不可再作;得便宜處,不可再往。——《醒世恒言.卷一》
感言:遇到稱心如意的事了,不要感覺挺好,就想著再多來幾次吧,因為下次可能就會遇到麻煩了;在某些地方得了便宜,不要想著一直去那里找便宜,因為下次可能就會吃虧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不可貪心,要懂得適可而止。
四、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醒世恒言.卷九》
感言:觀看別人下棋的時候,不要多嘴多舌,評頭論足,因為你有你的看法,人家有人家的思路,你一說話,就會妨礙別人思考了。一喝酒就口無遮攔啰里啰嗦的人,往往都是沒有素質修養的小人。
五、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醒世恒言.卷十》
感言:醫藥所能治的病,都是那些可以挽救的病,如果得了絕癥,那醫藥也就沒有效果了。即使是佛陀,也只能度脫那些與他有緣的人。
六、人情若比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醒世恒言.卷一》
感言:人們在剛開始認識的時候,往往都會謹言慎行,有禮有節,向對方展現出最好的樣子。如果能夠自始至終都保持這樣,那相互之間就不會產生埋怨和憎恨了。
七、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醒世恒言.卷三十二》
感言:人生所遇到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讓人不順心的,但這些事情呢,往往只能憋在自己肚子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夠告訴別人。
八、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醒世恒言.卷三》
感言: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個人待人刻薄,未必就能得到什么好處;所謂“吃虧是福”,一個老實忠厚的人,雖然容易受人欺騙,但最終還是吃不了虧,反而后福無窮。
九、目前貧富非為準,久后窮通未可知。——《醒世恒言.卷一》
感言:一個人,無論他現在是貧困還是富有,都不要把他看死了,不要把他直接定義為一個窮人或富人。因為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發展變化著,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將來他到底是窮困還是通達,一切都還不知道呢!
十、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醒世恒言.卷一》
感言:人生在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困難,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帆風順;就好像盛開的鮮花一樣,雖然很美麗,但卻不能持久,很快就會凋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