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平叔
你喜歡什么?
我,最是喜歡帶著煙火氣的食物!
我這樣回答是有道理的。
當你感覺迷茫的時候,當你感覺周身困頓的時候,當你感覺生活太無趣的時候,最能夠快速拯救我們靈魂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所謂的高深大道理和豪邁的凌云壯志,而是那些能騷動血液的人間煙火氣。
真的是如此。
當我們遭遇寒冷冬日,那些食物不僅能暖身,更能暖心。所以才會有詩常云: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煙火氣,是食物的氣息,也是生活的氣息。它就存在于一瓢一飲、一粥一飯中,平時也許毫不起眼,卻總能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腸胃乃至思想以溫暖的慰藉。
這樣的煙火氣四處彌漫。
它們可以是清晨里一籠熱氣騰騰的包子,可以是蒼蠅館子里一份引人垂涎的飯菜,也可以是夜晚家中一碗香氣四溢的湯面,還可以是沉睡在記憶里的偶遇……
帶著煙火氣的食物不會復雜,它就這么一直簡簡單單的,但足以為你拂去滿身的倦意,安放好一顆疲憊的心。
所謂煙火氣中慰平生,便是這個樣子。
因為在最尋常的生活里,一直都藏著最樸素的人生真諦。
有一樣小吃我是不能忘記的,因它煙火氣實在太濃,于是就始終銘刻在記憶里。
它叫油茶。
這油茶雖名謂油茶,其實與油沒半毛錢關(guān)系,也與茶鋪里的茶無關(guān)。至于為何取名油茶,我不清楚,但這東西真的是好東西,于是存在美食意識里永遠不會消失。
我仔細分析過油茶的階級成分。
它的主料其實是米粉,用清水調(diào)和成米湯狀后,倒入鍋中,以小火燒鍋,將其攪動熬成糊狀。米糊起鍋,盛入碗中,碗底拌佐料如鹽、味精、辣椒粉、花椒粉、生姜顆粒、大頭菜顆粒、蔥花,再抓一把馓子捏碎,覆蓋在米糊上,用勺子調(diào)勻,便可以吃了。
吃油茶有講究,是要用小勺子一勺勺的舀著吃,不能急,也不能慢,急了燙嘴起泡,慢了就涼了,也就沒煙火氣了。
一碗油茶,尤其是在冬日里的一碗油茶,它應該就是一輪熱氣升騰的太陽!
一碗油茶端在你手里,雙手端起,閉上雙目喝一口,粘粘糊糊鎖住了嘴,香氣一直往腸內(nèi)奔去,細細咀嚼那杏仁芝麻的余味,于是就漸漸進入了魔幻的境地……此時,油茶的概念早已游離身外,心理上的滿足使心中久悶之氣散盡,心肝胃腸熱得如吃了火塊,腹內(nèi)舒服之極。
這時的你,也許會長舒一口氣,所謂人間滋味,不過就是一碗油茶而已……
喜歡一座城的情愫,或許與它的魅力相輔相成;與童年的軌跡錯綜復雜交織。如果追宗溯源,流淌的血脈之中,就多少有些油茶的色彩……金黃酥脆的馓子,滾燙的面糊,瞬間便可勾畫出純真的記憶。
在這個春天來臨之前的一天,我恰好流露出對油茶的思念,又嘆油茶似乎已經(jīng)絕跡……于是朋友王建告訴我,成都還是可以吃到油茶的,就在一個叫“流水席”的小吃店。
我去了。
早晨從家里出發(fā),打了個出租,在城里繞了一圈,最后拐到雙楠街,就在臨街的地方,果真有家叫“流水席”的小吃店。
走進去。
里面的確有油茶賣,卻又不僅僅賣油茶,面條、煮涼粉、醪糟粉子雞蛋、小籠蒸牛肉、等等什么都有賣的。
但我的的關(guān)注焦點還是久違了的那一碗油茶。
一碗充滿人間煙火氣的油茶,不多不少,恰好還保留在成都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