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擅長:孕產婦、嬰幼兒營養。好奇所學、興趣所致、學有所長、守護健康人生。懷孕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事,是女人生活的最高等級,一天的公主、十個月的皇后、一個月的太后,我總算盼來了這樣的日子。但是惡心、嘔吐、乏力、嗜睡、食欲差、情緒波動等各種早孕反應嚴重影響著我的生活,不過沒事,家里人對我是百般照顧,各種任性、各種躺、各種生物鐘顛倒、各種挑食......(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新生命的這一時期是后期健康的基礎。宮內的營養質量和數量對于形成受精卵、胎兒、新生兒,直至成年人的發育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也被認為是引發成年人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所謂的胎源性疾病。健康專家早已認識到,在妊娠期間,適宜的營養對新生兒及母體的健康,甚至是對產后的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母親甚至包括父親在受精前的營養狀況均可影響新生兒的健康。“胎兒起源”對個體終身健康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食物是人類獲得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基本來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物質基礎。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主要有七大類: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膳食纖維。營養素是生命與健康的物質基礎。備孕是優生優育的重要前提。孕婦的體重及體重指數會對嬰兒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外一項包括102萬名女性的薈萃分析發現:母親孕前低體重分娩發生早產兒的風險較對照組增加29%,低出生體重兒的風險較對照組增加64%,該研究認為分娩出低出生體重兒就代表著母親孕前及孕期營養不良。所以,準備妊娠的婦女體質指數應達到18.5~23.9kg\m2,并維持適宜的體重,以最佳的生理狀態孕育新生命。體重指數(kg\m2)=實際體重(kg)÷身高2(m2)在孕前期女性適宜的體重、體重指數,對抵抗早孕期的各種反應是有幫助的。孕早期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差等早孕反應,導致了體重下降,如果有健康的體重,早孕反應不會動搖母親帶給胎兒的健康。基于妊娠前體重指數推薦的妊娠期體重增長標準及增長率:注:雙胎孕婦孕期總增重推薦值:孕前體重正常者為16. 7~24.3kg,孕前超重者為13.9 ~22 5kg,孕前肥胖者為11. 3~18. 9kg。
那么,如何實現孕期合理飲食健康體重呢?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針對孕期飲食做了簡明的平衡膳食寶塔(下圖):(圖片來源:中國營養學會官網)
孕期葉酸的推薦入量比非孕期增加200ugDFE/d,為600ugDFE/d,因此,除常吃含葉酸豐富的食物外,還應補充葉酸400ugDFE/d。為了滿足孕期血紅蛋白合成的增加和胎兒鐵儲備的需要,預防早產、流產等的發生,孕期還應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鐵缺乏嚴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鐵。孕期碘的推薦攝入量比非孕時增加110ug/d,除選用碘鹽外,每周還應攝入1~2次含碘豐富的海產品。1. 整個孕期應口服葉酸補充利400ug/d每天攝入綠葉蔬菜200g。2. 每天增加20-50g紅肉,每周吃1-2次動物內臟或動物血。(二)孕吐嚴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證攝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1. 孕早期無明顯早孕反應者可繼續保持孕前的平衡膳食。2. 孕吐較明顯或食欲不佳的孕婦不必過分強調平衡膳食。3. 每天必需攝取≥130g的碳水化合物,首選易消化的糧谷類食物。可提供130g碳水化合物的常見食物有: 180g 米或面食,550 薯類或鮮玉米。1. 孕中期開始,每天增加200g奶,使總攝入量達到500g/d。2. 孕中期每天增血魚、禽、瘦肉共計50g,孕晚期增加至75g左右。3. 深海魚類含有較多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胎兒腦和視網膜功能發育有益,每周最好食用2~3次。1. 孕早期體重變化不大,可每月測量1次,孕中、晚期應每周測量體重。2. 體重增長不足者,可適當增加能量密度高的食物的攝入。3. 體重增長過多者,應在保證營養素供應充足的同時注意控制總能量的攝入。4. 健康的孕婦每天應進行不少于3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體重的管理,秤也是重點,一定要校對好。測量體重應在清晨、排空大、小便,脫鞋帽和外套,僅穿單衣的情況下進行,如果可以穿同樣的單衣上秤最好,因為這樣測量出的數據更準確和有效,同時別忘了一定要記錄好日期、體重,這樣你的體重才會被你把控得妥妥的。煙草、酒精對胚胎發育的各個階段都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很容易引起流產、早產和胎兒畸形等。有吸煙、飲酒習慣的婦女必須戒煙禁酒,遠離吸煙環境,避免二手煙。2. 情緒波動時多與家人和朋友溝通,或向專業人員咨詢。3.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和運動有助于釋放壓力,愉悅心情。母乳喂養對孩子和母親都是最好的選擇,絕大多數婦女都可以且應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孩子,任何代乳品都無法替代母乳。孕婦應盡早了解母乳喂養的益處、增強母乳喂養的意愿、學習母乳喂養的方法和技巧,為產后盡早開奶和成功母乳喂養做好各項準備。具體如何吃,推薦您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