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班章普洱茶是根據產地名而得來的 名字,其口感茶氣足,茶湯口感飽滿,分布均勻,生津快,回甘長,很有厚度和剛度,入口即能明顯感覺到茶湯的勁度和力度。
這是總體形容班章茶的,那你知道班章茶區哪些寨子的茶最好?下面詳細分析這五個寨子為什么是班章茶區最出名的普洱茶?
1、老班章
別名:班章老寨,曾用名:班章,行政區劃上,老班章屬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管轄。
老班章是一個哈尼族村寨,海拔1700多米,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態環境良好,現有古茶園4400多畝,是標準的大葉種普洱茶。
茶品條索粗壯,芽頭肥厚且多絨毛,有強烈的山野氣韻,茶氣濃強,香氣沉穩,茶品以強勁霸氣而聞名,在普洱茶界有著“茶王”的美譽。
在正常投茶量的情況下可以沖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回甘,且葉底也有老樹茶特有香氣,不會出樹葉味。
2、新班章
新班章也叫上班章,是原本老班章的一部分村民于從老寨子中遷出建立的新寨子,距今大約有60年。
新班章與老班章毗鄰,距離老班章村大約7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村民均由老班章遷出。為了與原本的班章村寨區別開來,所以取名為“新班章”。
新班章與老班章一脈相承、同氣連枝,口感韻致極其相似又略有差別,不似老班章茶的香沉持久,新班章茶的香氣更清新高揚。
新班章古樹茶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蘭香味濃郁高純以及茶湯金黃明亮,特別漂亮。
茶湯入口即甜,稍有苦味但立即淡去,且回甘生津完美且持久;湯色厚度感較強,喉韻舒爽持久。茶底葉片是一芽兩葉,葉片肥嫩,色澤鮮艷。
3、老曼峨
老曼峨是一個古老的布朗族村寨,寨名“老曼峨”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老曼峨距離布朗山鄉六公里左右,距離新班章五公里左右,在下雨天泥濘難走。如今此地區的茶以寨為名,其獨特的口感遠揚茶界。
海拔略低于老班章,約在1300-1400米左右,現有古茶園3000多畝,古茶樹的樹齡大,500年以上的古樹資源較多。
村里專門制定了嚴格的村規民約,保持好古茶園的原有生態環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園中施用農藥和化肥,確保老曼峨古喬木茶的獨特品質。
老曼峨古樹普洱茶的特點:苦是老曼峨的一大特征。
條形肥壯厚實、緊結顯毫、湯色剔透明亮、滋味濃烈厚實、久泡有余香,耐沖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獨特的滋味獨具綿長和清爽。
4、壩卡囡
“壩卡囡”系傣語地名,“壩”即壩子,“卡”即荒涼的,“囡”即小,壩卡囡,意即為“荒涼的小壩子”。
壩卡囡自然村隸屬于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行政村,屬于班章五寨之一,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8-21℃,年降水量1,374毫米。
壩卡囡是一個拉祜族村寨,古茶園面積1000余畝,古茶樹間距較大,樹齡多在200年以上。“壩卡囡”的大樹茶多為甜茶,茶品口感特色以冰糖清甜,細膩滑口為主。
壩卡囡的古茶樹全部是甜茶大樹,所以特點表現非常接近老班章,可以說比新班章的香氣、甜度等方面都更類似。
與老班章相比,壩卡囡只是厚度不夠,飽滿度稍有不如,香氣、回甘、喉韻都神似。
5、壩卡竜
“壩卡竜”系傣語地名,意為“荒涼的大壩子”,壩卡竜也是拉祜族村寨,平均海拔在1800米左右,年均氣溫18.7度。
生態植物多樣性保護完好,土壤有機質豐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溫濕適宜、云霧繚繞。特殊的小氣候環境,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茶品內質豐富,茶氣強烈,韻致悠遠。
班章五寨之壩卡竜,典型的布朗片區特征霸占整個口腔。入口,給人苦而厚重之感,茶湯濾過舌尖、滑過喉嚨,苦漸漸地變成陣陣回甘。
似班章卻又不同于班章。欲喝懂班章五寨的茶,少不了老班章的霸氣、老曼娥的苦、新班章的回味、壩卡囡的儒雅,更少不了壩卡竜的風韻。
班章壩卡龍茶氣足,回甘猛,相對性價比而言,是比較好的價格。
在整個班章茶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老班章普洱茶。
老班章是標準的大葉種茶,因此條索粗壯,芽頭肥壯且多絨毛,很少有其他茶區的茶有如此壯的條索、芽頭的。
老班章生態好、樹齡長,有強烈的山野氣韻,嗅散茶和茶餅有很突顯的古樹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蘭花香與花蜜香之間。
老班章的香氣很強,在茶湯、葉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樹茶更強更長久。
班章五寨由老班章、與之鄰近的新班章、其西南方向的老曼峨、其西臨的壩卡囡和壩卡竜5個寨子組成。五個寨子雖一衣帶水,卻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