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山鄉是我國惟一的布朗族民族鄉,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區之一。布朗山位于滇南邊陲勐??h中緬邊境.東與景洪市勐龍鎮交界,南和西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70.1公里,西北連打洛鎮,東北連勐混鎮。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種茶的民族——古濮人,他們擅于種茶,寨子遷到哪里,他們就在那里種茶。布朗族遷徙到布朗山的歷史和植茶史迄今已有近千年。
布朗山普洱茶的制作工藝是很棒的,而且飲茶方式也很獨特。布朗族飲茶的獨有方式包括吃“得責”生茶和口含“臘”茶、吃酸茶、吃烤茶、煮青竹茶等。
布朗族的人文風俗習慣
布朗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佛寺是布朗族各種文化活動的中心,是人們接受傳統教育、舉行儀式的場所。布朗族男子七八歲到十一二歲均須到佛寺當和尚。
在佛爺指導下學習傣文和簡單的佛經,系統學習教規教義。這種教育只限于男性,也有少數聰慧的布朗族婦女通過在宗教活動中聆聽佛爺誦經、講義和做佛事的過程中學到佛教的基本教義和粗淺的傣文。
布朗山古茶園
擁有栽培型古茶園9505畝,均為普洱茶種,古茶園主要分布在班章村委會(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三個寨子)、勐昂村委會(壩卡囡、壩卡竜)、吉良村委會(帕點、曼糯)。
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龍等寨子的古茶園。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種茶歷史已有900多年。
布朗山的茶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是綠色健康的生態茶。因而倍受全國各地朋友的喜愛。眾多普洱茶商都看準布朗山的優質自然與生態條件,汲取其精華,為茶友提供品味醇正的普洱茶。
布朗山普洱茶的特點
在云南各大茶區中,布朗山的茶的苦味和澀味喝過的人一定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可以用濃釅來形容,布朗山普洱茶的茶樹,多為喬木或小喬木,香氣獨特,滋味醇厚,口感刺激性稍強。
布朗山生茶各村寨口感差別相對較大,總體上布朗山生茶的特點是:香氣比較充實豐富,細品有梅子香、花蜜香、蘭花香;茶汁滑度高,湯色明亮,滋味濃烈厚重,茶氣霸道,刺激性強。入口苦但回甘迅速,生津持久綿長。
缺點是苦底重,有的化得較慢,有澀味留存;但這些可以通過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選擇和出湯時間等來控制。
陳化后的布朗茶保留了茶湯濃厚的特點,香氣有所損失,澀味較輕。對比新舊布朗山茶,可能很多新人較愛新茶,但老茶客卻忽略香氣,只愛布朗茶的濃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