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洱茶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攸樂是在普洱茶發展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古六大茶山之一,也是唯一不在勐臘縣境內,屬于景洪市管轄的一座大茶山。
這里居住著我國最后一個被確認的民族——基諾族,人口僅有兩萬多人。
攸樂山又名基諾山,基諾山這個名字,屬于基諾族語,“基”是舅父,“諾”是后代,“基諾”就是舅父的后代,這顯然得名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舅父撫養長大成人的社會習俗。
攸樂山古樹茶產地,海拔在575-1691米之間,地處北熱帶、南亞熱帶氣候的山區,年平均溫度18-20攝氏度。氣候條件優越,生物資源、土地資源豐富。
攸樂古茶山種茶、制茶、貿茶歷史悠久。史籍記載,清朝雍正年間(1729),普洱府曾在基諾山設置管理古“六大茶山”的攸樂同知,派五百兵丁駐防。
早在20世紀80年代,基諾山就開始重振茶業,新種茶園面積達一萬多畝,留存的古茶園也得到重視和保護,如今攸樂山的茶園面積已位居古六大茶山之首,古老的攸樂茶山正在重新崛起。
清末年間,古茶園面積有1萬畝左右。幾經滄桑,至今大部分被毀,古茶園荒蕪面積達70%以上,全鄉現存古茶園面積只有2900多畝。
攸樂古樹茶的特點:
外形條索緊實,油潤顯毫,清香香氣,總體偏柔和清潤,較明快。
口感偏易武地區苦澀均衡(舌面收斂感強于易武茶區),且不似易武茶有著寬廣的口腔飽滿感,喉韻亦不如易武深厚,香型口感和曼撒易武接近。
攸樂古茶樹舌根處苦重,但回甘非常好,而且采摘沒有易武區過度,所以茶品性價比較高。
尤其近幾年,在茶葉復興的大背景下,基諾山更是歲歲年年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古六大茶山的余蔭,在庇護了百年前的攸樂山先民以后,在春回大地的今天,又再次把福祉降臨到基諾族同胞身上。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古樹茶,為基諾族同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衣食之源和發展動力。
原來的基諾族生活在深山密林中,處于原始社會階段。現在的基諾族已經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到社會主義社會,擺脫了原始的刀耕火種,脫離了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貧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基諾族早已物產豐裕,一如攸樂其名,悠閑而快樂。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干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