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美的化身,普洱茶藝是美的哲學;前者是自然的美,后者是藝術的美。普洱茶的魅力不單單是讓身材輕巧健康,最吸引愛茶人的是普洱茶獨特的口感。但是對于初識普洱茶卻有很多需要知道的知識點,下面我們就一一看看吧!
剛剛接觸茶的朋友,不知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呢?把喝茶描繪得繪聲繪色,情景交融,讓人羨慕欽佩,譬如如“回甘”、“生津”、“喉韻”、“鎖喉”、“收斂性”、“掛杯”等等,有時聽起來云里霧里的。
什么是回甘?
顧名思義就是苦味在口中轉化后產生甘甜的過程,所謂苦盡甘來。優質產品在飲后都會立刻喉頭泛甘、而后上升擴散到整個口腔,經久不退;但回甘有強有弱、有短有長。
普洱茶的回甘一般比較持久,而且很容易滲透到咽喉部位,舌面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甘韻擴及兩頰,并不局限于舌面。
細細品味,其樂無窮。
古樹茶都有回甘,回甘持久,甜味下喉,甜味潤,才算是真正的好生茶。
古樹茶的茶性都是慢溫,也就是新茶滋味出得慢,但后期陳化出來才有力道。就好比長得快的東西,沒有長得慢的好!
什么是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兩頰、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緩,滋潤口腔。當亞健康狀態和身體不舒服時,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頭緊鎖。
優質的生茶,特別是古樹茶,能快速地感受到生津感。也就是說,茶湯入口后,一般先感受到的是苦澀感,入口后,便能感受到口腔里的生津。
一般在新茶中,生津感一般與澀感并存,也就是茶友們常說的“澀能生津”,澀感的存在無法避免,但是因澀感所產生的生津感卻令人口腔覺得舒服。
倘若有幸品飲到好茶,你便會發現在飲完數個小時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觸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難以忘懷。
什么是掛杯?
葡萄酒中的掛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殘留的時間,酒液流得越慢,掛杯時間越長,說明酒中糖分越高。
在茶界,“掛杯”又稱“掛杯香”,俗稱“杯底留香”,即洗茶第一泡從公道杯倒掛后,趁熱在杯口聞一下,然后等公道杯稍冷或晃幾下再聞。
在品茶時提到的掛杯,并非指茶湯掛在杯壁的時間,而是茶香氣留在杯壁上的時間,留香時間越持久濃郁,掛杯時間越長,說明茶越好。
什么是喉韻?
簡單來說就是喝茶之后,茶湯給喉嚨帶來的感覺,例如得以滋潤,解除喉嚨的干涸感。因此喉韻一向最受茶友青睞,對于資深的老茶客來說,喉韻是他們品評茶葉優劣的重要條件。
普洱茶的喉韻可分為甘、潤、燥三方面。
帶有強喉韻的茶,絕大多數屬于滿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說,茶湯只有在滿足了口腔內的味覺刺激之后,才能夠深入到喉部甚至產生食道和胃部發熱的感覺。
如果茶沒有喉韻,咽下茶湯后,所有感覺完全在口腔內就結束了。所以有時我們能聽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會指指喉嚨部分說“感覺茶湯下到這里了”。
什么是收斂性?
“收斂性”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實收斂性跟茶的苦、澀有關,它是苦、澀味轉成回甘之間的感知時間的強度。
簡單理解,收斂性:茶湯的「苦、澀」味在進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的過程。
收斂性越強的茶,苦、澀味在進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轉成回甘的過程越短;如果收斂性弱,苦澀味在口腔內就會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續著苦澀味。
一款茶入口瞬間,苦澀味會迅速被口腔的感覺器官感知,這種感覺在口腔中會能持續多久,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斂性了。
什么是鎖喉?
鎖喉就是品茶過后,咽喉間有過于干燥、吞咽困難、緊縮發癢、疼痛等不舒適感。
讓人有鎖喉感的茶品質通常不太好,它鎖住喉底、上顎發干,舌頭發麻,讓人難受,建議大家最好避開這樣的茶。
這些普洱茶知識,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評價自己喝到的普洱茶?如何清楚地知道每一種普洱茶的特點,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想要清晰地分辨出每一種普洱茶,就要做到多看、多問、多喝(最好是多噌茶、嘻嘻)、少掏錢(不要看到就買)。
在喝茶的過程中,我們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積累到經驗,才能淘到真正的老茶,不要一上來就去追求陳年老茶品。
最好不要把普洱茶與你原來喝的其它茶類生拉硬扯地連在一起作比較,這是因為:比香,洱茶比不過烏龍鐵觀音花茶綠茶;比工藝流程,普洱茶的工藝相對于其它茶類較簡單。
所以總的說來,成為喝茶高手,無非就是常喝茶、多喝茶,喝著喝著就會懂得茶里的道,茶里的人生了。
從喝茶開始的那一刻,那獨特的醇香就伴隨著茶人生活的每一個足跡。據說喝茶有四個層次:
一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
二是品,可以具體分出每個茶類,喝茶可以講究起來;
三是茶藝,將藝術、技術融入在喝茶中,讓同一價格的茶達到最佳品質;
四是茶道,茶像極了人生,茶人交融,達到喝茶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不知道你屬于哪種?或者說你喝茶達到了哪種層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