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普洱茶山頭,前幾天,茶友問生茶張:“普洱茶主要產區和山頭有哪些?都有什么特點?”
想要了解這么多產地的普洱茶特點,我們只需了解三個主要普洱茶產區,90%甚至95%以上的普洱茶原料,均來源于這三大茶區。它們分別是:西雙版納、普洱(原思茅)、臨滄。
介紹普洱茶主產區的文章很多,今天我們結合幾張圖表,采用最簡潔的方式來梳理一下。山頭太多,記住最具代表性的就夠啦!(以下所列村寨為不完全名山頭名單)
一、西雙版納茶區
西版納茶區是普洱生產歷史最悠久,產量最高的區域之一。整個西雙版納現有古茶園8.2萬畝,分為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其中茶區主要集中在兩大版塊,勐海縣和勐臘縣。
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個千畝(十二,傣語讀為“西雙”,“版納”,意為“千畝”,即一個征收賦役的行政單位)。
勐海縣是聞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鄉和中國產茶最早之地,有著1700年前的野生“茶樹王”以及星羅棋布的古茶樹群。
勐海茶區,氣溫較高,雨量充足,其產區茶葉特點為:香氣濃郁,滋味足,茶質厚、苦澀度相對較高,茶氣霸道、猛烈。
勐臘,傣語為產茶之地。勐臘植茶歷史悠久,是大葉種茶的發源地之一。
勐臘茶區,主要以易武茶區為核心,而易武是整個西雙版納茶區中氣溫較高,早晚溫差大、雨量最多的地方,古老原始茶種種類豐富,茶葉滋味醇厚,香氣好,苦澀味低,有著湯柔水甜的特點。
景洪市,是西雙版納州府所在地,茶山較少,但也是有的,最有名的是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攸樂山,現今行政名稱為“基諾山”。
攸樂山普洱茶香氣高揚,舌面苦澀度稍高,苦底重于澀,且苦味明顯,茶性較烈,茶底葉片飽滿柔軟,而且肥厚。
二、臨滄茶區
臨滄產區是云南產茶最多的茶區,號稱“天下茶倉”,以勐庫、邦東、馬臺、鳳慶、永德等地最為出名,其中鳳慶以滇紅茶為主。
臨滄地區北部是鳳慶大葉種分布的、早已鼎鼎大名的“滇紅”紅茶之鄉。南部就是目前主產普洱茶、名聲鵲起的勐庫大葉種主要分布地。
臨滄最出名的山頭當屬勐庫十八寨,坊間有言:勐庫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東半山:忙蚌、壩糯、那焦、邦讀、那賽、東來、忙那、城子。
西半山:冰島、壩卡、懂過、大戶賽、公弄、邦改、丙山、護東、大雪山、小戶賽。
臨滄境內各地茶葉的香氣、口感差異性相對較大。總體而言,臨滄的茶香氣較好、澀味稍重,苦味輕微的特點,最具代表性的寨子有冰島、昔歸等。
三、普洱茶區(原思茅茶區)
舊稱思茅茶區,現為普洱茶區,是重要的普洱茶古茶區。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也是普洱茶的原產地。
普洱茶區名山頭數量雖然不多,但也有部分山頭的茶質相當不錯,如瀾滄縣景邁山古茶園、鎮沅縣千家寨古茶園、景谷秧谷大白茶等,其中景邁山古茶園最為出名。
景邁茶區有連綿成片的古茶園,具有上千年種植歷史,均為栽培型古茶園,樹齡非常大,幾百年的古茶樹在這里隨處可見,是目前云南省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古茶園。
普洱茶區整體滋味偏清淡,顯澀味,口感柔和,部分茶區香氣別具特色。
當然,本文所列知名普洱茶產地并不完整,生茶張會在后面逐一、具體地介紹每一個山頭,先從最具盛名的版納茶區開始。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滿意的山頭,如有未列出的重要山頭,歡迎大家聯系我們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