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普洱茶界的“山頭茶”“古樹茶”“單株茶”“茶王樹茶”,帶動普洱茶產業走向了全新的健康的產業發展階段。但市場上售賣的普洱茶制品魚目混雜、參差不齊。生茶張今天就來聊一聊古樹普洱茶與老樹茶,大樹茶,臺地茶三者間的區別。
云南省山巒起伏,層林疊嶂,森林茂密,茶樹與其他植被間植共生,生態完整,無論是地理環境還是氣候條件都為茶樹生長提供了不可復制的生長環境。
現在市面上的普洱根據樹齡,大部分分為臺地茶 小樹茶、老樹茶、古樹茶。
臺地茶(樹齡0~35年)
臺地茶是指那些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新種植的密植高產的現代茶園產出的茶葉,它們通常樹齡較短,品種較新,由于密植和過多的人工增產干預,茶葉品質上較老樹茶稍遜。
又名基地茶,茶園茶,所制曬青綠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產量大,生長周期快,強苦強澀,并且苦澀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與古樹茶口感差別巨大。
小樹茶(樹齡35~60年)
小樹茶,一聽這名字就是跟大樹茶對應而來的。
在云南古茶區,有一些茶樹是后期陸續間斷種植的,他們的特點是種子種植、坡地散生、高海拔、樹齡不足百歲。
小茶樹一般指古茶山茶農新種植的,未經矮化的本地原生種種子有性繁殖的茶樹。
所制曬青綠茶,芽葉不甚粗壯,苦澀在口腔內停留時間長,口感的協調性比臺地茶好,但比古樹茶差。
老樹茶(樹齡60~100年)
老樹普洱茶主要是為了區別于古樹茶和新茶所給的一個概念。
老樹茶因葉子是來自樹根深入土壤的大樹,根部吸收地下的養分多而使葉子具有轉化價值的物質多,潛質空間當然也高;
所含的氮的代謝比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質、茶多酚等與氮元素相關的產物,所以樹齡小的茶樹比較鮮爽但甘甜度稍差。
所制曬青綠茶,芽葉較為粗壯,果膠質豐富,口感甜潤,有點苦澀,苦澀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不長,大約幾十秒鐘,與古樹茶有些難以區分。
古樹茶
普洱古樹茶是指茶樹主要以百年的茶樹為主,生態環境好,茶樹沒經過人為矮化,有濃郁、持久的蘭花香。
由于這些茶樹樹齡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顯得歷盡滄桑、飽含風霜。因此,它更具魅力,更加地吸引人。
古樹茶根據樹齡又分為千年野生古茶樹((唐代或唐代之前樹齡1000年以上))、大茶樹(宋代樹齡500~1000年)、原生態古茶樹(明代樹齡300~500)、生態古茶樹(清代樹齡100~200)。
古茶樹樹齡越大,生態環境也相對越好,口感就越協調,水溶性果膠、樹脂含量就越高,口感也越溫潤。
具有豐富的口感,還能感受到一股來自高山闊野般的氣息,茶湯的細密度和醇厚度較高、滲透力順暢。
古茶樹一般地處深山野林,采摘難度大,再加上一些對古茶樹的保護性開采政策,所以市面上流通的古茶樹量少而精貴,所以價格也相應要高些。
不管是常年品飲普洱的茶友,還是淺嘗普洱的朋友,當我們喝下一口純正的古樹茶茶湯時,身心的愉悅是難以言表的,身體的感覺是誠實的,這對喜歡古樹茶的茶友來說是最真實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