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初步認識》復習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
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3、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準確地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回顧落實有關小數的含義,讀寫方法,大小比較,及加減法的計算等基礎知識。
難點:培養學生利用小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直接說得數
23+77= 1.1+0.9= 0.4+0.6= 12.5+0.2=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一)自主整理,實施創建
師:請同學們借助課本自己梳理一下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了什么知識,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展示匯報整理成果,教師隨機引導,板書:
↗小數的含義和讀寫
小數的初步認識 →小數的意義和大小比較
↘小數的加減計算
(二)交流矯正,優化再建
結合板書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
師:誰能說一說你身邊的小數?
生回答后看課件,什么是小數?
1、讀小數、寫小數。
師:想一想讀、寫小數時應該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小結:小數點左邊的數按整數讀(寫)法去讀(寫),小數點右邊的數按順序依次讀(寫)數字。
2、出示課件完成有關小數的意義的練習。
2、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達3米5分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3、一種書包商店標價是56.50元,也就是( )元( )角( )分。
4、在( )填上合適的分數和小數。
1分米=( )米=( )米 18厘米=( )米=( )米
7 角 =( )元=( )元 32分=( )元=( )元
小數的意義是什么?(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3、森林醫生
做完題后問:小數加減法注意什么?(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
4、解決問題:逛超市
玻璃杯每個13.60元,陶瓷杯每個10.20元,塑料杯每個6.10元。
(1、)買一個玻璃杯和一個塑料杯共多少元?
13.60+10.20=23.80(元)
(2、)買一個陶瓷杯比一個玻璃杯少花多少元?
13.60-10.20=3.4(元)
(3、)三種杯各買一個,30元夠嗎?
13.60+10.20+6.10=29.90(元) 29.90<30
答:三種杯各買一個,30元夠用。
師:29.90<30,我們用到了什么知識點?(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怎樣 進行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要告訴大家?
(4、)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題,有能力的可提出兩步計算的問題。
5、想一想、做一做
用5、0、6和7這幾個數寫出下面各數,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
(1)最大的三位小數。
(2)最小的三位小數。
(3)小于1而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4)大于1而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6、自我介紹
看完題后集體改錯
三、課堂總結:
師: 這節課我們主要復習了什么?在學習中我們要注意什么?這節課自己表現的如何?那些地方讓你很滿意?哪些地方還需要繼續努力?你打算以后怎么辦?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板書設計:
↗小數的含義和讀寫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 →小數的意義和大小比較
↘小數的加減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