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的臨沂網戒中心主管醫生楊永信對網癮少年施以非人道的電擊治療,備受全中國關注,大家都在議論怎么樣程度才是沉迷游戲,網癮到底是不是一種病態,又該如何治療。而這一切將會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在明年發布全新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確認將游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列入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中,成為與毒品、管制藥品、酒精、香煙等同類物質會造成使用成癮行為障礙。
“吃雞”網癮少年
ICD是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國際疾病分類)的縮寫,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分類家族最核心的知識庫,主持編寫并發布的一種疾病分類方法,是衛生信息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供世界范圍內的臨床研究、醫療監測、衛生事業管理部門應用。1992年發布的ICD-10日漸難以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WHO早就開始籌備ICD-11的修訂工作,計劃于2018年5月上線最終版本。
而其中備受關注的更新就是首次將“游戲障礙”列入精神與行為障礙,這是因為網絡時代的來臨,人們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到網絡,而部分青少年對于游戲極其迷戀。但是過往并沒有相關的詳細研究成癮病因,未將沉迷游戲列入疾病范疇。近些年來不乏一些極端例子敲響了警鐘,讓沉迷游戲成為科學研究熱點,發現原來“打游戲上癮真的是一種病”!
游戲障礙列入精神與行為障礙背后就有著人口眾多的中國參與,其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擔負著我國ICD-11精神與行為障礙診斷指南的現場研究。國外已經有初步的研究報告顯示,心流是定義一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人在心流產生時同時會伴隨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并且會在此過程中喪失了時間尺度,游戲成癮很可能就是基于這個機制。畢竟絕大部分游戲都專門根據人類心理學設立設立一個一個吸引點,讓人在層層深入的激烈中沉淪,要是抵抗力不足的人群確實容易上癮,其中以青少年尤為嚴重。
喜歡玩游戲的你們肯定都兩股戰戰了,在想會不會隨時被拖去治療一番。其實對于這個問題要淡定,是不是有病,需要一個診斷過程以及衡量嚴重程度的尺子,而且過程、尺子是需要基于科學上的研究,對眾多樣本中提取出關鍵特征,從而理解游戲成癮背后的原因,發展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
對于游戲成癮,我就問一句大家一天游戲時間多少?(包括手游)覺得自己有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