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小楊今年已經28歲了,在一家國企上班,生活過得還不錯,平日里也沒有抽煙飲酒的習慣,生活習慣相對而言比較健康,只是會經常熬夜。就在兩個月之前,小楊開始出現了惡心嘔吐以及腹痛等一系列不良癥狀,起初他以為只是普通的胃病來襲,所以也沒有非常在意。
可這一系列不良癥狀接連持續了十來天都沒有好轉跡象,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附近的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卻顯示是肝癌晚期。
其家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還那么年輕就會被肝癌盯上,在經過醫生的一系列問診后才得知,原來小楊的媽媽是一位乙肝病毒攜帶者,而在小楊出生時,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對病毒進行阻斷,這才會促使小楊被肝癌“盯”上。
1.無視乙肝問題
受母親患病的影響,小楊自一出生開始其實就攜帶有乙肝病毒,而乙肝感染情況持續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間,肝細胞也不斷受到損害,先是出現了肝炎,其后便慢慢發展成為肝硬化,再一次又一次的無視中,最后更是惡化成為了肝癌。
2.熬夜半年之久
雖然小楊在平日里既不抽煙也不飲酒,但由于工作上的壓力非常大,頻頻熬夜的情況幾乎持續了半年之久,在人體免疫力下降以及肝臟受損的情況下,肝功能就無法得到很好地修復。再加上其本身就有乙肝感染的情況,這就使得肝臟疾病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2020年,全球范圍內的肝癌新增患者數量就達到了90.6萬人,那么,肝癌發病率為何如此高呢?往往與下面3個因素息息相關。
1.酗酒
人體攝入酒精后,會在體內產生乙醛,而乙醛這一物質本就存在一定的肝毒性以及致癌風險,若是長期過量飲酒,那么勢必會增加乙醛在體內的積聚量,進而增加患上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風險,甚至還有可能誘發肝癌。
2.乙肝病毒感染
在臨床上,幾乎有85%以上的肝癌患者,都有感染乙肝病毒的情況,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積極預防和治療乙肝疾病。
3.霉變食物
霉變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黃曲霉毒素,而這一物質早已被世衛組織列為了一類致癌物,若是經常食用已經霉變了的食物,那么就很容易對肝臟造成持續性損傷,并增加肝癌的發病率。
肝癌在其發病早期,癥狀表現通常并不明顯,一部分患者會有腹脹、食欲不振、體乏無力等癥狀,但大多數時候都不會讓人意識到相關嚴重性。
而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患者就可能會表現出明顯的皮膚黃疸、腹水以及肝區疼痛等不適癥狀,而幾乎有超過80%的患者在這一時期就已經達到了中晚期階段。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肅對待肝癌,對于身體的不適癥狀一定要提高警惕,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進而極大提高自己的生存率。
除此之外,大家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煙酒不沾就完全不會被肝癌盯上,如果自身受到了乙肝以及丙肝病毒的感染,或是經常熬夜、吃霉變了食物等,那么也會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