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的浪漫之美已經被人類追逐了幾千年。但大家知道燭光的光芒其實是由數百萬顆微小明亮的納米鉆石產生的嗎?事實上,在蠟燭燃燒的過程中,每秒鐘大約會產生150萬顆微小的鉆石。“無聊”的周教授
2011年,圣安德魯斯大學的周武宗教授報告說,另一所大學的一位同事提出“沒有人確切知道蠟燭的火焰是由什么構成的”。因此,周教授下定決心要解開這個謎團,并對他的同事說了這番話:“我告訴他我相信科學最終可以解釋一切,所以我決定找出答案。”
這位優秀的周教授和他的一位學生發明了一種取樣技術,可以去除蠟燭火焰中心的顆粒。這是以前從未有人做過的事。他們驚訝地發現火焰中含有所有四種已知的碳元素。之前的研究表明,火焰底部的碳氫化合物分子被火焰頂部轉化為二氧化碳。然而,這中間的過程一直是個謎,直到周教授發現了她:鉆石納米顆粒。現在,除了石墨和無定形碳外,他們還發現了fullerenic顆粒和金剛石納米顆粒存在于火焰的中心。眼見為實
以陽極氧化鋁薄膜為收集器,周教授與兩位學生一起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和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從火焰中心位置拍下了煙塵顆粒的圖像。雖然我特么也看不太懂(還有一大嘟嚕對于下圖的解釋我就不為難自己了),但在下圖(c)和(d)中可以看到數量驚人的納米金剛石顆粒。幸福總是轉瞬即逝
不幸的是,我們無法提取出這些鉆石顆粒,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她們會被燒掉,但這一發現向我們理解了為什么燭光會呈現出獨特、閃閃發光、令人著迷的浪漫意境的原因。
著名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曾在1860年發表關于《蠟燭的化學史》的著名演講時說過:“你有金銀般閃閃發光的美麗,還有比珠寶更高的光澤,如紅寶石和鉆石一樣。但這些都比不上火焰的光輝和美麗,甚至鉆石都無法媲美。”
現在我們終于知道了。法拉第老先生,火焰原來就是鉆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