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將不設過渡期,正式的補貼政策將在12月出爐。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未知來源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版本”,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整體退坡40%,后年再退坡40%,可獲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能量密度門檻上調至140wh/kg,同時,2019年將不設過渡期,正式的補貼政策將在12月出爐。
根據起點鋰電大數據整理,具體如下圖所示:
2013-2019年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標準
具體來說,乘用車取消低續航的補貼,高續航補貼下降一個梯度,工況續航低于200的取消補貼,續航200≤R<250區間的從2018年的2.4萬下調到1.5萬,250≤R<300區間的從3.4萬下調到2.4萬,300≤R<400區間的從4.5萬下調到3.4萬,續航達到400公里以上的補貼為4萬。
能量密度方面,小于120Wh/kg的將取消補貼,能量密度的門檻調為140wh/kg,超過可獲得1倍補貼,能量密度160Wh/kg≤ρ<180Wh/kg的補貼系數由1.2下調為1.1,能量密度達到180Wh/kg以上的可獲得1.2倍補貼。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頻發,政策扶持電池向高能量密度方向發展受到質疑,業內人士認為安全才是首要,過分強調能量密度是拔苗助長。從流傳的補貼退坡方案來看,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及電池向長續航和高能量密度方向發展的路線依然沒變。
客車領域,單車的補貼上限將維持不變,車輛長度在6<L≤8m區間的補貼還是5.5萬,8<L≤10m區間的為12萬,大于10m的為18萬,不過,每度電上午標準從1200元下降到800元。
專用車方面,將取消購置補貼,向運營補貼轉變。
網傳的這份退坡方案還表示,財政部為了緩解財政壓力,明年將不再設過渡期,預計2019年1月1日補貼新政就施行,屆時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也將重申。
除了這份流傳的退坡方案,早有有報道稱2019年電動汽車平均購車補貼可能在2018年的基礎上降低三分之一以上,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可能會下調20%-30%,比如車和家創始人及CEO李想在微博回復網友時表示,明年其品牌車型可拿1.8萬元國補,這意味著,李想猜想明年補貼下調22%左右。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補貼政策的調整是勢在必行的。如果我們都堆到2020年底一次性調整,還不如分段的釋放這個調整的壓力,使大家能夠平穩地度過,適應退坡的影響。”
補貼退坡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下調幅度到底是多少還未有定論,目前流傳的版本都還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