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王國強(字:無界)(號:南堤子)(筆名:易鳴)1956年石家莊生人,祖籍河北省景縣。先后畢業于河北省藝術學校舞臺美術科(現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央黨校法律專業、201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高級創作研究班。曾在河北省梆子劇院任舞臺美術設計。1984年-2016年在河北美術出版社美術編輯。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北畫院國畫院研究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王懷騏藝術研究會秘書長、河北省企業界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儒學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北省舞臺美術美術家學會繪畫創作部副主任、河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常務理事、河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河北中.日美術家交流協會會員、河北品正書院副院長、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特聘畫家、大一統書畫院院長。
擅長大寫意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用墨、用色大膽,尤其善用淡墨,構圖獨特,在構圖上傾向于獨特一格,多采取構成的手法,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中國現代畫壇上別具一格,作品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多次舉辦個人畫展、聯展。多幅作品獲獎、發表、展出、收藏。
王國強 江山如此多嬌 110cm×360cm
月色漫江金鮫舞 寒山遠黛入畫圖
——淺議王國強老師之國畫藝術創作
師造化得心源,畫如其人。
王國強兄敦厚灑脫,仁心襟懷,在文化圈里有口皆碑。其性情表現在繪事上,無論花鳥、山水、小品抑或巨幅,還是題款的書法,皆可圈可點,引人入勝,牽觀者遐思萬千,情懷漾起漣漪……,這正是他師古而不泥,以手中之筆描摹天地造化,直抒胸臆之境界使然,這也是我很喜歡他的畫作,進而更敬重這位仁兄品性之坦誠從容。
王國強《烽火臺1》96cm×180cm
與王國強老師相識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因各自冗務繁雜,交集甚少。他在河北美術出版社任畫冊編輯室主任,工作千頭萬緒。而我在河北日報社,雖然也是負責藝術這塊,但王老師為人低調,不尚張揚,從來沒找我發稿或者參與我組織的各類大型藝術活動。一直在默默的在藝海游弋,各種聚會交往,鮮有其蹤。歲月如流,白駒過隙,這兩年我為電視臺藝海覓珠,給他拍了藝術專訪,播出后好評如潮,這時期才真正面對欣賞到了王國強老師的藝術作品,耳目一新并不能表達我當時的感受,浸淫藝海二十余年,閱名人名作無數,現代藝術很少有能讓我遇到駐足流連的作品,今見其繪作卻讓我頗多震撼!并從朋友處方得知,他的花鳥畫作品早在一九九二年就榮獲河北省第一屆花鳥畫展覽二等獎,加拿大“楓葉杯”第一屆展覽優秀獎。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美協、中國版協為其頒發了“優秀年畫編輯工作獎”。
王國強《烽火臺2》68cm×136cm
他的名字和作品先后入編了《中國當代書畫家通迅錄》《中國牡丹書畫集》《跨世紀世界書畫名家大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美術家傳》《中國書畫信息大全》和《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展覽》等。他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北畫院國畫院研究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王懷騏藝術研究會秘書長、河北省企業界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常務理事、河北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中曰美術家交流協會會員、大一統書畫院院長。在河北省會石家莊舉辦個展及聯展多次,亦在山東萊西崔子范美術館與多名藝術名家舉辦聯展。
王國強《烽火臺3》68cm×136cm
王國強老師淡泊名利。潛心繪事,榮獲如此多驕人成績,卻從不與外人道,詮釋了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真正名片的至理。最近讀過若干新晉評論家的藝術評論,深刻感受到書畫評論這塊土地,確如先賢們所言,多出讒佞之輩。我曾于2000年左右,在《中國書畫報》頭版頭條發表了一篇文字,是關于評介書畫家如何掌握“度”的觀點,又在《書法導報》連載發表十幾篇相關文章,當時反響很大。那時候的人們普遍要臉面,不好意思沒羞沒臊的囂張的自以為是,藝術水平不咋地尚敢飛揚跋扈。作為藝術評論家的我們也很注意行文操守,文字內容反復錘煉,唯恐誤導收藏界及其大眾審美,而今世風日下,當今的所謂評論家們,胸無點墨,東拼西湊,文不對題的胡吹亂捧,竟也玩得風生水起,還能出版了評論集。慚與為伍,擱筆十年,任其如爛柯。
王國強《烽火臺4》68cm×136cm
2020年春節,中華民族陷入了新冠病毒的大恐慌中,全民宅家之寂寥竟鎖不住王國強老師繪畫的“蕩漾春心”,他在2019年利用幾個月的時間,先后或開車或乘車遠赴安徽、江西、浙江、江蘇、山東、山西、陜西、新疆、西藏等邊遠山區大漠采風寫生,積累了大量的繪畫素材和師造化所得之切膚感受,而今被動宅家,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整理思緒和大量素材,重新熔鑄,創作了一大批各種藝術形式的精品力作,繪畫風格多樣,疊彩紛呈。
王國強《古長城》68cm×136cm
王國強老師的繪作中,我猶喜其所繪莽莽滄桑之長城和青花瓷清供系列,這批作品風格灑脫而內具堅貞之質,繪出了采風期間彼時彼地,他縱覽祖國大好山河時的澎湃情懷,其畫作因而透露出一種超然氣魄和君子風范,筆墨之蒼古樸拙、意境之開闊,無不體現出一種至大至剛的天地正氣。描繪出先賢孟子所謂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塞于天地之間,這是一種將道德倫理直接升華為審美體驗的既艱辛又美好的歷程,觀其筆下的長城,沒有當代大部分繪此題材的諂媚之逢迎俗氣,強調了磅礴的陽剛之美,那悠遠蒼涼,曠世之凄美,正是歷代文人墨客所追索的那份寂寥和擔當。對于此類題材作品,包括其所繪大批古城老街、山村舊巷、莽原河灘來說,我們正可以看出王老師具有這樣的藝術品質和情懷追求,換言之,這也是他內在人格精神的一種外化與彰顯。
王國強《長城豐碑》96cm×180cm
除山水畫外,王國強老師亦擅花鳥,他運用線條的簡約、含蓄、靈變、流暢、渾厚等特點來表現花鳥的風雅多姿、挺秀暢達,趣味百態之美,用墨則變化自然生發,靈動滋潤,表現出花草枝葉的陰陽、形體、起伏。又通過虛實變化來營造視覺空間的意境和氣氛,“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痹倥湟运抛緸⒚摰臐h隸書法落款,大自然千奇百態之花花草草和小鳥小雞,在他生花妙筆間,躍然紙上,懸掛于眾多廳堂樓舍,為我們生活平添了勃勃生機。青花瓷作品選材除梅、蘭、竹、菊、松石等傳統題材之外,果蔬、野藤、文房清供等無不入畫于瓶瓶罐罐和大小錯落的盤子上,以元青花的清雅淡遠,表現他對人生百態的深沉思索和展望期冀,在這種情懷下,藝術作品的畫風體現出沉雄樸茂,磅礴灑脫,厚重老辣之景象。正是在這些并無奇崛的平凡題材上,顯示出他獨特的藝術匠心和筆墨功力。
王國強《不到長城非好漢》68cm×68cm
這兩年,有幸多次陪王國強老師伉儷徜徉在清山碧水間,攀過險山峻嶺,踏過黃海波濤,天地造化美不勝收,盡皆在他心中留下斑斑點點,心中的無限風光涂抹在宣紙上,為這蒼涼的人世間留下了多少溫暖與感嘆!
王國強《長城長》96cm×180cm
王老師囑我品其繪作,雖不寫評論好多年了,拙筆生澀,詞不達意,但敬佩王老師藝術創作的執著之情懷,以及對其作品的由衷喜愛,寫下這篇小文,又用自己的詩句為題,以求表達的更有情趣些,在此為諸師友分享,敬請指正!
拓夢于文津齋南窗
2020年3月22日午后
王國強《長城》180cm×180cm
太行精神 水墨印象
——王國強山水畫解讀
張本平
河北畫家王國強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不僅探索國畫人物、花鳥,而且對山水畫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出生于石家莊,從小就喜歡附近的奇峰競秀,滿目涌翠的太行山,大自然給了他藝術的靈感,賦予了他睿智、樸厚的性情。自幼對中國畫的摯愛,為他藝術思想的生發和繪畫風格的形成早早埋下了種子。在后來中國畫的探究中,王國強更是以心取象,注重筆墨和學識修養,通過孜孜不倦地探索和研習,鑄就了他扎實的功力和上乘的學品。他的作品,一股清健剛正的氣息充溢其間,清新醇厚,格調高雅,觀后令人神清氣爽。
王國強《巍巍太行》96cm×180cm
有人曾說,繪畫藝術永遠就像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一面是畫什么,一面是怎么畫。畫家一輩子就是在把不肯扔掉的一枚“硬幣”,翻過來瞅,翻過去看。至于怎么畫,那就要看畫家本人的喜好與取舍了。王國強曾經置購買了大量宋代和明代等大師的畫作集子,是為了要吸取宋代山水畫的營養。但他的“山水皴筆”卻找不到半點“雨點”、“豆瓣”、“釘頭”等終南隱居者皴技的影子??梢?,王國強學的是宋人性情,而非其皮毛。
王國強《石林勝境》136cm×68cm
宋代是我國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宮廷美術全盛,畫院規模齊備,名家層出不窮,佳作碩果累累。畫壇上水墨格法空前發展,各種技法日趨完善,完全脫離了隋唐以來“先勾后填”之法,出現了講究筆墨韻味的皴、擦、點、染等技法。而淺降山水的表現手法更豐富了,在水墨中講究筆墨技法,提高了淺降山水的表現力。明代是山水畫發展的另一鼎盛時期,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各種藝術從高貴走向世俗,繪畫也從寫意的文人畫走向為市民所能接受的寫實的工筆畫。明代的山水畫構圖簡潔、明朗,用筆多為細勁中鋒、細如鉛絲、剛中帶柔、嚴謹有序,既有工筆畫線條的嚴謹、流暢、細膩之美,又有寫意的瀟灑和自然。明代的山水畫體現的是崇尚自然和表達真我。王國強從宋代和明代的山水畫中汲取精華,博采眾長,秉承回歸傳統而又推陳出新的創作原則,為他的作品創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論基礎。他從小在大山附近長大,見多了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讓他對山水的理解,比一般人更加的敏銳和感性。在繪畫藝術創作當中,王國強表現出對山水風景的深厚感情。他的創作欲望與大自然的心靈碰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思想和風格。在傳統山水畫創作上,他反復推敲、提煉,通過對不同時節、不同氣象的情景的詩意轉換,使作品散發出迷人的魅力,飄逸靈動,讓人眼目一亮。在王國強的山水畫作品中,經常能看到他內心流動的詩意和品性,看似迷蒙蒙的山河,卻透露出一絲不凡,意境開闊,氣韻飽滿,筆墨凝沉,張馳有度,給人一種視野壯闊、筆法柔靜之感。
王國強《太行梯田》96cm×180cm
“留白”是繪畫構圖中的一種特殊表現技藝,十分重要,國畫中有“計白當黑”之說,這里是當彩用了。在畫幅中留出適當的空白,是很有學問的,也是很難的,留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畫面效果。王國強的這幅《赤城春雨》的留白非常成功,圖中紫翠成嵐,輕盈的霞氣形無定法,以意為之,懸浮飄逸,恰似人間仙境。小品《山水》,畫面簡潔,而秋意盎然,筆墨精練,十分到位,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國強《歸》136cm×68cm
欣賞他的山水作品,你會被他濃厚的詩境所感染,著迷山水形式的千姿,漫步在輕靈的山霧中,把山水的冷峻和豐碩表現得淋漓盡致,真正把“情境”變成了“畫境”。在他筆下,山生得峻拔,富有博大的胸懷感,水流得溫和流暢,富有自然的瀟灑意趣,樹長得清秀,富有雋永的欣喜情愫。
王國強《出?!?36cm×68cm
我們這個多元開放的新時代,包括山水畫在內的各種題材中國畫愈加色彩繽紛而又各臻其極。然而當代中國書畫界充斥著大量矯揉造作的作品,無論是精神習性還是思想內涵,都太形式化,故顯僵硬刻板,真正“源頭活水”,帶有精神魅力的作品少之又少??v觀中國山水畫,藝術發展可謂源遠流長,兩宋時期,其地位更是一度超過人物畫,居中國畫三大類題材之首。人們對山水畫的喜愛,可見一斑??墒?,為什么畫山水?怎么樣畫山水?什么是好山水?一個答案,精神。
王國強《天河》96cm×180cm
中國的山水畫追求寫意性,意在表達其神韻,以線條和水墨為基本的造型手段,這是山水畫最根本的特點。山水畫的創作過程,就是對大自然的體驗和對生活體驗的檢驗過程,如果說“生活體驗”的過程是“采”,那進入創作階段的一切“創作技巧”就是“練”,畫家必須要經過熔冶鑄造,千錘百煉。
王國強《打魚歸來》136cm×68cm
寫生就是對山水畫冶煉的重要過程。其目的一個是練“形”,一個是練“意”,兩者密不可分,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體?!靶巍痹从谏?,“意”就要高于生活。
王國強《 春雪-1》96cm×180cm
一幅上佳的山水畫,除了不重復別人,更重要的是要畫家將所見升華成所感,再進而升華為自己靈魂幻化的“景致”,然后再付諸筆墨。這個從物質到精神的全過程,演繹于千萬年,也演繹于一瞬間,成為人類輝煌的情感史實。中國畫是以境界取勝的,真正的中國傳統文人畫就是哲學畫。對大自然長年累月的寫生觀察,讓王國強的作品富有詩意,且意境深遠。他的山水作品經過對素材的盤活提煉,再經過對內容的思考布局,呈現著畫家全方位的審美境界和思想追求。他沉著內斂,有著創作主體面對大千世界時真實可愛的沖動,這種沖動使他在變化中求新,在傳統中求精。
王國強《長城雪霽》68cm×136cm
他的花鳥畫作品給大家帶來與眾不同的感覺。首先他在寫意花鳥藝術上富有傳承出新的審美開拓力,給花、鳥、物擬人的情懷,其次他具有較強的文化物種意識;再者他以嫻熟的筆墨技法傾情書寫花鳥的情趣,呈現出情景交融的審美意境,從而烘托出花與鳥那驚人的生命力。譜寫了一曲曲生動的花鳥禮贊之歌,美感濃郁,動人心魂。為這位立足傳統、敢于挑戰、勇于創新的藝術家王國強先生祝賀!并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大作問世。
王國強《歲月》180cm×180cm
藝術源于生活,藝術的生命力在于真誠,而藝術的真誠則源于畫家對生活的真誠。王國強正是以真誠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對待藝術,他的繪畫作品正是其真誠的心靈與現實生活碰撞產生的火花。他始終以一個真正傳統文人的情操堅持著自己的繪畫信念,保持著敏銳的觀察與思考,在他謙遜、勤奮的外表下,有著文人深厚的內涵和寄情山水的情懷。在當今河北畫壇,像他這樣的畫家真是不多。王國強還很年輕,他的探索和鉆研一直在路上,所謂“藝無止境”,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肯定會有大的進展和新的收獲。
(本文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詩詞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創作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河南機電職業學院中原美術學院院長、副書記,鄭州市中原書畫院院長,《中原書畫報》總編,鄭州市政協委員,鄭州市版權協會常務副會長,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工程學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客座教授,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王國強《山舞銀龍》96cm×180cm
王國強《幽靜》96cm×180cm
王國強《5號公路》96cm×180cm
王國強《步步高》136cm×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