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一下:從1917年到1919年不到三年的時間,張于生了三個兒子,那時多虧于鳳至身體條件還好,否則,一般女人也受不了!(我們看上圖中三個兒子年齡越大,個子越矮,就知道了連續生仔,前邊的孩子身心營養是不夠的。)那時張學良是16-18歲,張學良根本就不成熟,沒意識到做爹的責任,風流多情,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還在,而其母親早已病故。等到兒子們10歲左右的時候,本是少兒成長的潛伏期,然,他們的張作霖爺爺又被炸死,他們手忙腳亂的張學良父親,又與趙四小姐搞到一起,還在外邊給他們有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即便沒學過心理學的人,也體會得到張于三個兒子心理感受是不良的!能舒服嗎?!精神能不受打擊嗎?!所以原本他們曾經最喜愛的小兒子12歲就夭折了!
1933年,張學良被下野后,帶著妻子們(包括于鳳至母女和趙一荻母子)流浪國外。國內戰亂,國外也是戰亂,兩個兒子14、15歲(老大和老二年齡差很小,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懷上的),從小心理感受最最不堪的老大終于崩潰了?。。ɡ洗蠛屠隙嗖畈坏揭荒?,也就是說,老大生下來沒吃幾天母乳,媽媽就又懷了孕!這就是早幼期缺失!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又灌毒?。?/div>
1934年,張學良回到國內,這時的張學良或許意識到了一個做父親和國民的責任。1936年12月12發動了西安事變!那時候,他的確是為了國家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這的確是救國救民救世界的壯舉!是英雄壯舉!
此后,張學良在36歲被蔣介石關押(這里不得不說,關押張學良一事,蔣介石宋美齡做得不夠意思,不地道!是他們人生敗筆中的敗筆,從中可見,蔣宋二人的虛偽和人格問題)。張學良被關押,最急的是于鳳至,最苦的是他們的兩個兒子,在英國失去了身邊所有的親人,孤苦零丁的!再后來,剛剛成人,又是母親患乳腺癌的消息!中年時,父母被迫天各一方,被迫離婚!各位,您說!他這兩個兒子身心如何能舒適了?!所以都不壽。
趙四小姐與兒子張閭琳
有人可能會說,那張閭琳為什么長壽?問得對呀,因為張閭琳是張學良跟趙四小姐的孩子。那時候,張學良經歷了父親張作霖去世的事件,已經逐漸成熟,近30歲而立之年,而兩個人不顧世俗和別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感情也沒受到什么實質意義的阻撓,這是他倆的主動選擇。張閭琳出生后,早幼期成長環境是相對穩定的,而西安事變時,閭琳才六歲,也不懂事,媽媽趙一荻也一直陪在身邊;直到10歲,閭琳才在媽媽的安全托付下,有寄托的去了美國。那時,父親張學良雖然被蔣介石關押,但是父親的豐功偉績,他為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做出的貢獻已經得到了認可!成為民族英雄!爸爸媽媽的愛,也得到了成全和認可。那你說他能不順利嗎?他心情能不好嗎?他早年的心理感受很過得去呀!
但后來,張閭琳和母親趙四小姐不同意張學良原配于鳳至與張學良和他們葬到一起,那就是他們娘倆的局限了!做事不能忘本,不能脫離歷史人文!也要為后世子孫祭奠之便利著想,總歸有張學良才有他們的。
或許有人會問張學良的女兒張閭瑛為什么長壽呀?這比較好分析:一、1916年出生的張閭瑛是張于婚后的第一個孩子,整個家族都重視,那時候兩個人的身體條件也好,感情也很好,家庭環境也很好!張閭瑛安安穩穩地長到兩歲以后才有了哥哥。二、那個時代雖然重男輕女嚴重,但張家的見識和財力使得他們不會重男輕女,相反,因為后來有三個弟弟,她會更得寵!三、那個時代,女孩子對于父親的一些出格行為可能會不敏感,因為家人對女孩子的要求遠遠要比男孩少一些,她是受寵而沒有心理壓力的,而其爺爺意外身亡時,她已經12歲了,進入青春早期,也因為上學,有了一定的見識。四、她是沒有什么傳宗接代守家業的壓力的。五、她在每一個時期都恰當地活著自己,并在青春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侶。張閭瑛一生除了成年后對父親張學良的思念的苦楚,沒有別的負累,自己與世與人都無爭,還學業有成事業順利,能不長壽嗎?
張學良在被拘押的環境下為什么會長壽呢?!因為他問心無愧!因為他還想著以壽來證明一切!另外,我記得有資料記載他母親也姓趙,是張作霖原配。張作霖發跡后的所作所為傷害了學良母親,但母親離開父親時,卻不忘帶著自己所有的孩子,直到學良十幾歲,母親去世,也不曾說孩子父親壞話。而父親張作霖也在孩子們面前充分地表現了對其母親的痛苦哀悼和愧疚,這樣使得張學良在意識層面會覺得父母做人都說得過去!盡管他在早幼期動蕩不幸,潛意識也有一定缺失,但后來父親張作霖在竭力彌補,也有能力彌補一部分意識到的東西,盡管有些潛意識形成的問題,也無能為力(張學良頻繁找女人,除了新舊時代變遷的J點,也是內在成長缺失的一個表現。)!但無論怎樣,張學良是有良知有愛國愛家愛子女意識的人!也是知錯就改的人!是敢做敢當的人!也是直覺較強的人!行動有時先于全面認知!這是家風,也有國風!所以張學良的確是民族英雄!
張學良身邊的女人,為什么都長壽?因為他從母親的不壽、父親的悔悟及個人感受中吸取了教訓,他不會從情感上去辜負和傷害愛他的女人。他的真實,讓愛他的女人都感覺值得!
所以我們做人既不能唯心,也不能唯物,而是心身兼顧!
人從誕生開始,內心的感受,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意義就太重大了!
補記:民族英雄應該魂歸故里呀!不知什么原因,張學良義士葬身國外,這對國家和張學良家族后裔都是損失啊!
馬麗偉,籍貫山東煙臺,行居青島,心內科醫師+高級心理醫師,教授,中科院心理所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高級研修員。愛好文學,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