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朗讀君
來源:朗讀君語文(ID:langdujun150)
警惕孩子小學一二年級高分假象
小學一二年級主要的學習科目是語文和數學。
一二年級的語文試卷一般都是圍繞教材設計的,孩子只要在考試前背熟課文,基本都能拿滿分。
作文題更是簡單的“看圖說話”,并不需要發表自己的主觀意識。
而數學則更簡單了,一二年級的數學僅停留在簡單的四則運算上,幾乎所有的孩子早在幼兒園就已經學懂了四則運算。
而三年級以后呢?
三年級的語文考試和課本的聯系逐漸變弱,閱讀理解和作文的比重也加大;
數學則開始出現有余數、甚至是平面圖形的計算,對于孩子來說都是從未接觸過的新知識。
有些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出現滑坡,正是因為知識量倍增,逐漸涉及到了他們的“盲點”。
教育界有句諺語: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一二年級孩子的四大學習問題
想要讓孩子在三年級以后也能保持班級名列前茅的位置,就要重視孩子的學習問題。
孩子在一二年級都會有哪些特點呢?
1、自控力非常差
只有6、7歲的孩子,他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因此自控力比較差,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表現出的都是管不住自己,因此需要大人時刻的監督。
2、情緒較不穩定
一二年級仍處于幼兒園和小學的過渡時期,幼兒園愛哭愛鬧的習性很容易繼續延續。
另外,由于缺乏生活經驗,面對陌生的環境或是自己不擅長的,也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其表現也是大哭大鬧。
家長要做的是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安慰,養成他們面對逆境時自信的品格。
3、注意力不集中
據專家研究發現,一二年級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穩定維持在15到20分鐘左右。
對于大腦尚未構建完善的孩子來說,他的大腦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標準來區分哪些信息是需要保留的,哪些是可以過濾掉的。
4、依賴性特別強
由于在幼兒期,大人對孩子幾乎都過分溺愛,因此產生了孩子依賴的心理。
依賴性是孩子成長的巨大阻礙,有些孩子離開了父母就驚慌失措,甚至什么都干不了。
如果沒有幫孩子“戒掉”依賴,那么他長大就很可能變成“巨嬰”。
然而,一二年級的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也不是不可解的,甚至可以借由這些“問題”,來幫助我們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
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
曾經聽過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不可逆,越是低年級,家長就越是要重視。
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養習慣的最佳時機。
都說教育要從源頭抓起,而教育的源頭恰好正是小學的一二年級。
拉開孩子成績差距的,從來都不是智商,而是從小培養的學習習慣。
一二年級的孩子剛剛進入校園,懵懂無知,正是培養正確學習習慣的好機會。
寫字認真、預習復習、獨立學習、課外閱讀……這些都是能在一二年級就開始培養的好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讓孩子在將來也能取得好成績,同時也是伴隨著他一生成長的精神財富。
2、一二年級是端正學習態度的關鍵期
俗話說,學習態度端正的孩子,成績差不到哪里去。
讓孩子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就能從源頭上避免出現懶散、被動的情況。
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最重要的,就是家長和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溝通。當孩子出現任何問題,家長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并幫助孩子度過“問題時期”。
3、一二年級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關鍵期
我相信,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愛學習的,因為從小都是“好奇寶寶”。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會”學習的。
幫助孩子培養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就能讓孩子更好更快地吸收知識,這才是他受用一生的強大本領。
是學懂知識的基礎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曾對低年級語文學習提出了這幾點要求:
1.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
2.能用適當的方法理解重點詞句,培養一定的語感。
3.積累語言,能運用豐富的詞匯表情達意。
4.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如查字典等。
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學好拼音、認懂漢字就是好的開始,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習。
在生活中,鼓勵孩子積極觀察,養成自主識字的好習慣。
家長要有這樣一個意識:
孩子遇到不會的內容時,不是孩子不聰明的表現,而是一個讓他主動學習、了解知識的機會。
另外,從小就讓孩子學講普通話,及時糾正孩子口齒不清的錯誤發音。
是影響成績的要素
突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書法被納入到語文學科中考查,增考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
如今,寫好字已經不是加分項,而是必要項了。
另外,電腦閱卷已非常普遍,如果孩子的字跡潦草,那么甚至有可能成為扣分項。
正確的寫字規范和寫字姿勢,能夠幫助孩子書寫變得更加流暢和舒適,從而提高考試效率。
把這首端正寫字的打油詩分享給所有的父母,希望你們能讀給孩子聽,也監督他做到:
寫字姿勢很重要,頭正身直要坐好。
兩臂桌面左右開,小腿垂直腳平擺。
眼睛離紙一尺遠,胸距桌邊遠一拳。
手離筆尖約一寸,不松不緊掌空心。
正確的寫字姿勢還影響著孩子的視力和身體發育,避免出現近視和駝背。
另外,多練字也有助于學習。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好詞好句多抄錄幾遍,不僅能把字練好,也能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
是提升成績的法寶
著名作家畢淑敏曾說過:
讓孩子愛上閱讀,是父母最貴的投資。
愛閱讀的孩子,書籍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知識,還能滋潤他們的心靈。
而不愛閱讀的孩子,卻可能連題目都讀不懂,考不出高分只是必然!
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最適合培養閱讀習慣的時期,家長一定要抓好孩子的閱讀。
首先,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他感受到書籍的魅力;
其次,合理地給孩子安排閱讀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睡前的效率會更高哦;
再次,及時地和孩子互相溝通交流書籍的心得和感受,引導他們對書本內容產生更多的聯想;
最后,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看書,起到最好的榜樣作用。
海量的閱讀無論是對于孩子還是大人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是學習效率的重點
一二年級就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就等于提前給孩子鋪一條更好走的路!
孩子一定需要培養的學習習慣有以下幾個:
1、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如果總是守著孩子寫作業,孩子就會產生嚴重的依賴性。
當孩子上了小學,就該適時地放開手,為他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讓他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
孩子寫作業就像是大人完成工作,永遠都是自己的事,別人頂多在其中起輔導的作用,而不能完全“包辦。”
2、認真仔細的習慣
大多數孩子都會有粗心馬虎的毛病。
粗心的背后不外乎是兩個原因:一是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二是寫完作業不檢查。
讓孩子制作自己的錯題本,并累計自己犯錯的地方,就能知道到底是因為不會而粗心還是不檢查而粗心了。
粗心從來都是可以改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的每一本錯題集,都會成為他學習中最寶貴的“作業本”。
3、珍惜時間的習慣
一二年級的孩子其實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觀念,也意識不到自己寫作業時愛犯磨蹭的毛病。
家長需要讓孩子親身感知時間,加強他的時間觀念。
把常說的“休息一會兒再學習”轉變成“休息10分鐘再學習”,讓孩子親自感受到10分鐘的長度,是半集動畫片的時間。
時間的概念還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
一次考試45分鐘,到底是怎樣的概念,他到底需要如何來安排時間,這些都是一個擁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才能判別出的。
是伴隨一生的品質
從古至今,我國都是禮儀之邦,培養孩子的禮儀和規矩也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是否懂禮貌,影響的是將來的發展。
孔子也教導學生道: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禮儀的基本就是懂禮貌。
在學校里,見到老師要問好,和同學和睦相處,愛護校園環境,不大聲喧嘩,懂得文明謙讓,更不能插隊;
在家里,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招待客人要有禮貌,經常幫助爸媽做家務,維持家庭環境的干凈整潔。
▽
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關鍵!
讓孩子在一二年級就養成好的習慣,這將會伴隨著他的一生,支撐著他走向更遠。
你家孩子都擁有哪些好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