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過上沒羞沒臊的觀影生活
本月初派爺就說過,9月在院線上映的好片多到爆炸。
其中一個系列,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好的大片——
《猩球崛起》三部曲。
它的終極篇來了。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7)
除了《敦刻爾克》,《猩球崛起3》是派爺本月最期待的電影。
兩部影片有個共同的主題:戰爭。
《敦刻爾克》講述人與人之戰;
《猩球崛起3》講的是猩猩與人之戰。
沒錯,猩猩在前——
看《猩球崛起》系列,觀眾的觀影習慣徹底顛覆。
一般來說,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總會自覺站在「人類」的角度。
絕大多數人與「異族」交戰的電影,也以人類的勝利告終。
而《猩球崛起》系列,同時打破了兩大成規——
猩猩代替人成為主角,觀眾不知不覺間,就站在了猩猩的一方;
猩猩一次又一次打敗人類。
一部好萊塢大片,公然站在「反人類」的角度。
立意就比同類電影高出一大截。
電影7月中旬在北美上映,國外媒體和影評人好評如潮。
爛番茄新鮮度93%,創下全系列最高。
外媒評論——
這是幾年來最贊的暑期大片,它是一則絕妙且發人深省、充滿對抗和挑戰的警示寓言,是對日益崩壞的現實世界的寫照。
大多數好萊塢大片,最常被提及的是視覺、特效。
優秀的大片,至多被稱贊「故事精彩,扣人心弦」。
而評價《猩球崛起3》,媒體提到頻率最高的一個詞竟然是——
深刻。
在派爺看來,不僅深刻;
而且厚重,悲壯。
這樣的商業大片,實屬罕見。
該系列第一部,主角猩猩凱撒(「動作捕捉大師」安迪·瑟金斯飾)解放了一批人類「統治」下的猿族。
第二部,由于好戰猩猩科巴的挑撥,猿類向人類宣戰。
第三部終結篇,人類報復猿類,攻擊猿族的聚居地。
一直主張與人類和平共處的凱撒,在戰斗中失去「家人」。
盛怒之下,他決心向人類復仇。
兩個種族之間,冤冤相報。
和大部分好萊塢大片一樣,《猩球崛起3》也設置了一位反派。
伍迪·哈里森飾演的「上校」企圖滅絕猿類。
對于同類,他下手也毫不留情。
《猩球》系列第二部,人類受病毒感染,大批死亡,少數人活了下來。
第三部中,病毒再次變異,「猿流感」爆發。
被感染的人類生理機能迅速退化,失去語言和思考能力。
上校當機立斷,血腥殺戮一切感染「猿流感」的人類。
包括反對屠殺的任何人。
寧可錯殺一千。
只要能阻止「猿流感」傳播,避免人類走向滅亡。
派爺回想起第一部,猿類依靠藥物ALZ-113智商大大提升。
這是猩猩的進化。
到了第三部,人類因病毒變異而退化。
人不像人,猿不像猿;
人成了猿,猿成了人。
被猿類救下的感染病毒的人類小女孩
身為人的上校滅絕人性,猩猩凱撒卻有一顆「通人性」的憐憫之心。
觀眾因此立場顛倒,不難理解——
我們寧愿看著「同類」滅亡,猩猩獲勝。
不是站在「人」那一方,而是站在「人性」的一方。
縱觀整個《猩球》系列,人類的表現用一個詞概括——
作死。
第一部,人類發明藥物ALZ-113,用猩猩做實驗。
卻無法接受獲得高級智慧的「異類」猩猩。
第三部的反派上校,跨種族相殘的同時,發起人類的自相殘殺。
人類的劣根性,使人類自取滅亡。
在這一部中,凱撒第一次發生動搖,放棄了和平立場。
他被仇恨蒙蔽,不顧及猿族,只顧為自己的家人報仇。
有了人類智慧的猩猩,居然還繼承了人類的劣根性。
人與猿的角色置換,反復拷問的還是「人性」。
派爺感覺到莫大的諷刺和悲哀。
這部電影的野心不小,從它「致敬」的經典電影就能略窺一二。
反派「上校」致敬科波拉導演(《教父》三部曲)的《現代啟示錄》中,馬龍·白蘭度扮演的經典反角柯茲上校。
影片開頭,攻打猿族的士兵帽子上「猴子殺手」「閉眼吧猴子」的標語,致敬庫布里克導演(《發條橙》《閃靈》)的《全金屬外殼》。
它們都屬于美國電影中的一個經典題材——越戰電影。
眾所周知,越南戰爭中美國戰敗。
成了美國人心中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
第一次嘗到戰敗國滋味,使美國誕生無數「反思」相當深刻的越戰片。
在這類影片中,能夠少有的看到美國這個國家之「喪」。
《猩球崛起3》雖然不是越戰題材,卻「喪」得一脈相承。
上校組織的邪惡軍隊列隊場面,在電影中兩次出現。
狂熱的士兵山呼萬歲,上校高高在上,唯我獨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納粹獨裁統治。
而此時被關押的猿類,正在采石場慘遭奴役。
背景音樂卻是高奏的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
凱撒反攻人類軍隊時,美國國旗被火焚燒,凱撒將其一把扯下。
美國「滅國」的意象無疑指向人類滅亡。
所以派爺說,這樣的電影,我們實在拍不出來。
《猩球3》落下帷幕,貫穿三部曲的人猿相殺終于有了結果。
在這個跨越種族的戰爭過程中,派爺看到了影片拋出的一系列「終極問題」——
何為人性?什么使人之所以為「人」?
發動戰爭的意義是什么?
通過對少數人實行殺戮以保全大多數,究竟有多「正義」?
人類將會迎來怎樣的末日?
……
這樣深刻的商業大片,有點沉悶,有點壓抑。
卻是最稀少,也尤其值得鼓勵的一種。
安迪·瑟金斯
難怪出品、發行該片的二十世紀福斯影業公司「心態膨脹」;
表示將為《猩球崛起3》公關奧斯卡最佳影片!
要知道,作為奧斯卡的最高獎,刁鉆的奧斯卡老評委們一向不待見商業大片。
《猩球崛起3》不見得能打破慣例。
但對「大片」來說,敢于競爭,就已經有所飛躍。
其實,剛落幕的《猩球崛起》系列,是1968年科幻電影《人猿星球》五部曲的前傳。
《人猿星球》中的人類來到一個陌生的星球,那里被猿類統治。
猿類將人稱為「野獸」,暴力鎮壓。
后來,人類發現——
這顆陌生的「猩球」,才是曾經屬于人類文明的地球。
派爺看到過,有人表示懷疑:
我們為什么要看一部讓人類滅絕的電影?
答案很簡單,因為它讓人了解到——
《人猿星球》可能才是最終的結局。
在此之前,人類還有機會,阻止《猩球崛起》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