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關 注 電 影 派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每年派爺春運回家,路上起碼要瘦十斤。
看到派爺了嗎?
大包小包,洶涌的人潮,地獄難度,還得一幣通關的趕腳。
即便如此,該回的家,還得回。
這不,一部非常應景的片快上了。
電影里的「老姐」,可比我們難多了。
離家六百公里。
她非但沒一分錢、沒車坐,連張地圖都沒有。
更要命的在后頭。
語言不通,常常沒吃沒住,又碰到打劫的……
硬是讓她把家給回了。
只不過這個她,不是人,是條狗。
《一條狗的回家路》
A Dog's Way Home (2019)
北美上映,爛番茄觀眾好評90%。
換句話說:前段時間票房大熱的《海王》和《大黃蜂》,都不及它的觀眾緣。
這個片名,派爺看著眼熟。
正是兩年前的催淚大作,《一條狗的使命》的姊妹篇。
故事相對獨立,都改編自美國作家W.布魯斯.卡梅隆的暢銷原著。
派爺第一時間去看了點映,跟大家談些感想。
首先拋結論:這部姊妹篇,更具觀賞性。
與充斥著溫吞日常、拽些圈內黑名詞的寵物黨特供片不同。
《一條狗的回家路》,更像一部驚險刺激的公路冒險片。
主角貝拉,是盧卡斯收養的一條無家可歸的狗狗;
看起來一點不兇,萌到派爺隔著屏幕就想擼。
后來因意外在六百公里外和主人走丟。
因為堅信主人在等著她,就開始了盧卡斯陪她玩過的“回家”的游戲。
說是游戲,玩起來可真的不輕松。
貝拉畢竟是條狗,還狗生地不熟,沒法用導航,也不能問路。
貝拉要穿越的區域,也是風景壯美,但狗跡罕至、險象環生的峽谷森林。
還得數日之內四季變換、冰天雪地的考驗。
觀眾看了,大飽眼福。可對貝拉而言,就像是一個個危險的關卡。
冒險,自然不會缺席。
把自己代入狗子視角的派爺,全程把心提到嗓子眼。
身手并沒有那么靈活的貝拉,小到要挑戰深淵上的斷木:
大到要努力從一場巨型雪崩中逃脫:
甚至還遭到了一股狼群三番五次的打劫:
帶給她危險的,也有人類。
他們會化作在林間穿行的獵手,也會駕駛著在公路上飛行的“鋼筋鐵骨”。
將她被放到這種極端環境下,實是為了彰顯貝拉的非凡之處。
貝拉不但能在逆境中解決自己的溫飽,還當起了“好媽媽”。
當“大貓”美洲獅的媽媽被獵殺后,貝拉就照顧起小家伙。
為小家伙尋找食物,和她抱在一起取暖。
兩個家伙在一起時,簡直處處都是萌點。
后來大貓咪長大,也反過來幫助貝拉。
“貓狗CP”之間,尚且有跨物種的親情和友情。
激發人類反省的思考,就在這些細節中流露出來。
狗狗回家,是條明線。
更重要的,是動人的暗線——
人和動物的情感羈絆。
盧卡斯收養貝拉,是因為媽媽有輕微抑郁癥傾向;
貝拉的到來,果然給母親增添了許多歡聲笑語。
來到軍人療養院,對那些需要治愈的軍人而言,也是大大的驚喜。
出門在外的貝拉,亦能溫暖偶遇到的那些人。
一位對生活絕望的流浪漢,貝拉就來當他的伙伴。
流浪漢自己食不果腹,也從未讓貝拉餓過肚子。
形形色色的路人,都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每天給流浪狗留雞肉的快餐店伙計。
在野外想辦法聯系貝拉主人的登山客。
飾演貝拉的狗兒,也是這層含義的最佳詮釋。
她真名叫“雪碧”。
是劇組在一間流浪動物庇護所物色到的。
從孤苦伶仃,到被人領養和照顧,雪碧想來對于貝拉這個角色的演繹,肯定擁有絕對的發言權。
讓派爺感慨萬千的,還有狗狗的忠誠。
貝拉為了回到家,花費了近700天的時間。
期間,她有過好多次停止流浪的機會;
可以和愿意收留她的人在一起,也可以跟美洲獅活在荒野。
她放棄了。
因為,這都不是家。
再多的艱難,也沒阻止貝拉繼續走下去。
常言道:養狗三日,狗記三年。
動物的智商,雖然沒有人那么高。
但他們理解的愛,更簡單,也更純粹。
因為是盧卡斯陪伴了她長大。
所以回想起盧卡斯手上那一片小小的芝士,她總能堅持走下去。
只有在盧卡斯這里,她的心才是完整的。
動物總會用自己對世界最初的熱忱,對待遇到的每個人。
也讓她們的主人,變得更有愛心、更懂責任。
這大概就是,動物總能治愈我們的原因吧。
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部讓你想家的好片。
一個好看=【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