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活久見。
海天盛筵+美元風暴。
這畫面尺度是真叫派爺不敢仔細看。
這么壕氣的小哥,猜猜他的身份?
含著金湯匙的富二代?
富有的毒販?
還是剛打劫完銀行,來這里抱著美女嘚瑟一下的?
不,人就一普普通通街邊賣玩具的。
正經生意,但是個賠錢買賣。
玩具單價的利潤,還趕不上酒保時薪高。
你問他為什么敢這么狂,沒別的,就是一個詞——
《隨性 第三季》 (2019)
小哥這沒錢借錢也要約的氣勢,是把派爺嚇了個哆嗦。
但翻開這劇,得,這小哥在這里。
頂多算個初級選手。
約p,那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
這住在芝加哥的普通人們,是致力于把這約p,給琢磨出花樣來。
不信?咱先來看這38歲單身女人的故事。
38歲,再不做出點改變,可能這輩子都脫單無望。
怎么辦呢?
好友給了點靈感,社交軟件上找。
只要你想,鮮肉猛男下午的檔期都是你的。
這還是有些不夠?
不用慌,一個城市幾百萬人呢,網上不夠,去街上找。
約會口號,就是‘答應所有人’。
不分男女,不分職業,甚至不管喜好。
前半個小時和猛男喝咖啡,后半個小時就能和美女聊聊護膚心得。
只要你看我順眼,我兩就能路邊酒館里坐一坐,轉個彎,就能回家一個房間里聊聊枕邊話。
(此圖不宜顯示)
但是,這‘答應所有人’的實驗,也不是那么好執行的。
這離婚女人,職業就是教小孩彈琴的。
這么瘋狂的社交頻率,也是第一次嘗試。
聊天沒話題,難免冷場,怎么辦呢?
好辦,這‘我的約p對象是奇葩’,可是難得的話題素材。
和知性女性,可以聊聊冷酷男孩的娃娃癖。
和紳士打扮的,也能聊聊第一次對女生動情的真情實感。
八卦,特別是牽扯到兩性的八卦,很少有人不感興趣。
這場轟轟烈烈的實驗,就還能這么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但別忘了,她之所以‘隨性’,是為了找到那么一個可以結婚的人。
簡單點說,頻繁更換交往對象,是在‘廣撒網’。
目的,還是為了‘撈到一條好魚’。
可久而久之,她發現,這撈上來的,都是只求‘性’,不求‘愛’的。
好不容易感覺對了,一番云雨過后。
對方能給的最大承諾,無非是‘下次給你打電話’。
再然后,就消失了。
頻繁更換交往對象,除了讓她收獲一籮筐奇葩經歷。
還讓她在短時間內,頻繁體驗到被拒絕的感覺。
終于,對于‘找真愛’的熱情,在一次又一次挫敗后漸漸平息。
以前脫單無望,頂多算是個假設。
現在這么頻繁約會還找不到。
那孤獨終老的命運,也算是沒跑了。
如果說,她是被社交軟件迷惑了,混淆了‘性’與‘愛’的概念。
把他人在性事上的溫柔,錯當成了真愛的證明。
下面這個和單身女人約過會的單身男人,已經失去了弄懂自己的機會。
搞不懂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滿足欲望的‘性’,還是溫暖的‘愛’。
就職于一家監視器材販賣公司。
日常,就是蹲店介紹監視器材,無聊又乏味。
回到家,無聊到只能對著無辜臺燈練‘李小龍飛踢’。
直到,有次下班,被老板給派了‘秘密任務’。
叫他戴上墨鏡,跟蹤客戶老公,調查出軌跡象。
上班給你當苦工,下班還得做這些見不得人,一不小心就被打的高風險差事。
換個人,早撂挑子不干了。
但他卻對這偷雞摸狗的不光彩事,著了迷。
還聲稱是,‘第一次感到這么有活力’。
過了不久,大活來了。
一位女客戶找上了門,不僅對這監控設備清晰度要求高,還額外要求一名‘特別助手’幫她一起完成偷拍任務。
怎么個特別法?
這個特別助手,最好沒什么羞恥心,敢跟她玩‘性虐戀’,把這‘性奴隸’角色當得,自然而然。
能抗住她鞭打,懸吊,盡情辱罵的那種。
但去之前,還得保證男人不會中途反悔,提起訴訟。
男人成了這個特別助手,扎著滑稽的麻花辮,穿著暴露的緊身漁網皮衣,來到了傳說中的‘SM聚會’現場。
進入現場,接待的人說的是‘歡迎來到我的地牢’。
這里對男人來說,也確實是地獄。
男人個個穿著緊身衣,厚厚的脂肪被短褲勒緊,裸露而丑陋。
女人大多扎著干練的馬尾辮,手上拿著通向地獄的開關。
一根皮鞭,用來施刑;一個鐵棒,用來模擬特定部位,讓奴隸產生快感。
男人們要不被綁在鐵架上亂叫,要不趴在鐵板凳上呻吟。
男人下意識想逃,但還是被綁在了鐵架上。
女客人拿鞭子抽他,說一句‘壞男孩’。
他就得接上一句‘謝主人調教’。
SM聚會結束后,聚會上的女管家,變成了自己的約會對象。
男人找到真愛,皆大歡喜?
不如說是‘性虐戀’的體驗,讓他的日常感覺沒那么無聊。
他更需要的,是細微體貼的愛,而不是直接的性。
而他和女管家,因為‘極端的性’而互相吸引,注定不是單身男人需要的那種‘有日常溫度’的愛。
單身男人缺乏一個給出建議的人,所以只能單純靠感覺去決定未來。
那么,是不是找到一個這方面的專家,就可以沿著一條安穩又妥當的路線走,從此高枕無憂了?
也不一定。
很多時候,往往是方法越多,結果越亂。
一對夫妻情感出現問題,求助心理醫生。
醫生提出了個新奇建議——‘開放式婚姻’。
開放式婚姻里,雙方可以擁有另外的性伴侶,甚至可以和對方分享自己的‘艷遇’。
但結果是,夫妻兩人都把自己的‘外遇’,當做測試另一方在不在乎自己的工具。
妻子會和丈夫還原和‘第三者’親密的具體細節。
而丈夫,以為妻子愛上了‘第三者’。
也準備和多年老友開始真感情。
開放式婚姻,不僅沒讓這對夫妻看清他們想要的,反而將兩人越拉越遠。
《隨性》,看起來是在講小人物關于‘性’與‘愛’的故事。
其實,是在說小人物背后的大背景。
看起來,是我們在操控手機,通過交往和約會印象決定愛人,通過社交軟件選擇想要認識的人。
但其實,各種各樣的選擇,越來越大的世界,也漸漸把我們圈在了一個‘迷宮’里。
越來越看不清自己想要的,但都市的快節奏,又讓我們急著趕往下一步。
直接結果,就是和故事里的這些人一樣,開始盲目的‘試錯’。
但過度的‘試錯’,有時候,會讓你偏愛挑戰些極端的。
那些顯而易見的正確選項,反而被你錯過了。
單身女人實驗完成后,她確定了最終的交往對象,就是日常一起吃午飯的同事。
女孩說著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和朋友分了手,搬出了兩人的家。
最后,還是回到了公寓,把從公寓拿走的行李,又放回了原位。
一個正確選項,也許根本就不用費勁尋找,要做的,不過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