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
每當夕陽西下,草原上就響起了深沉悠揚的馬頭琴聲,伴著悠遠悠長的蒙古長調,隨著草原的風傳遍四方。
每一首長調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我們今天講述的,是一個逃離到回歸的故事。
在成吉思汗的馬群中,有一匹叫喀爾莫克的白騍馬。這匹白馬體態俊美,渾身上下的毛皮雪白光滑,沒有一絲雜毛,就像雪團堆成一樣的美麗。一年春天,這匹白騍馬生下了兩匹小馬駒,這兩匹小馬的出生注定要同春日的陽光一般逐漸耀眼——它們一落地就到處撒歡,跑起來震得石頭都飛起來,深得圣主的喜歡。在它們不滿一歲時成吉思汗就給它倆戴上籠頭,才滿兩歲時就開始調訓,并且給它們起名叫“扎格勒”。
一天,成吉思汗為了試試這兩匹馬的本領,就帶它們出去打獵。兩匹駿馬奔跑起來就像草原上掠過的風,一點也不費勁就超過了羚羊。當兩匹駿馬滿懷興奮回到成吉思汗身邊的時候,成吉思汗卻忘記夸獎它們了。甚至一連幾次,都忘記了。這引起了兩匹駿馬中的弟弟小扎格勒的不滿。
委屈萬分的弟弟小扎格勒生氣地對哥哥大扎格勒說:“圣主太不公道了!對黃褐馬象皇后一樣喜愛;而對咱們倆,卻象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另眼看待。咱們倆逃走吧!”
哥哥驚訝地說:“為什么要離開呢?難道在圣主身邊不好嗎?”
小扎格勒聽了哥哥的話,非常難過,就把從前受的委屈都一股腦兒的講了出來,他說:“親愛的哥哥喲,我們倆走吧!你忘了嗎?我們剛剛滿兩歲,就把我倆折磨苦訓練;當我們三歲未掛零,就給我們披掛備了鞍;正當我們四歲時,就把我們乘騎沒有完。我的哥哥啊,每次狩獵我們都拼盡全力飛奔,取得勝利,十萬獵人沒把我們夸贊,圣主也沒有一句贊揚的話,真是辜負了我們的一片赤誠!”
聽了弟弟的話,哥哥沉思了一會兒說:“可是我離不開圣明的君主,親愛的媽媽和朝夕相處的朋友們。”
弟弟不聽哥哥的勸告,轉瞬之間就逃得沒有影了。可是當它跑到一個高山頂上,又忍不住回頭看,想念著哥哥,希望哥哥也能來。它一邊想念哥哥,一邊心不在焉地吃著草。正在這時,哥哥跑得滿身大汗,兩個鼻孔一張一合,趕來了。
兩匹駿馬就這樣離開了成吉思汗,奔向了遠方。
失去兩匹駿馬的成吉思汗傷心地掉下了眼淚,大聲喊道:“心愛的駿馬喲,快回來吧!”
可是,除了山谷間的回音,再也沒有人回應他,成吉思汗只好傷心地回到了軍帳。
扎格勒兄弟倆在懸崖峭壁間生活了四年。這四年中,弟弟長得膘肥體壯,而哥哥卻變得皮包骨頭。弟弟問哥哥:“這里有甘甜的泉水,鮮嫩的青草,哥哥為什么瘦成這樣?”
哥哥說:“想起圣明的君主,生我養我的母親,親如手足的各位朋友,水到唇邊喝不下,草到嘴邊不想吃。”
弟弟聽了哥哥的話,十分心疼,它后悔自己的魯莽行為,就決心回去,回到母親身邊,回到圣主的馬廄。哥哥聽了弟弟的決定,也非常高興地吃草飲水,充實體力。經過三天三夜長途跋涉,兩匹駿馬終于回到了可愛的家鄉,回到媽媽的身邊。
聽見兩匹駿馬回歸的消息,成吉思汗高興地趕來,見到失而復歸的兩匹駿馬,成吉思汗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親切的撫摸著兩匹駿馬,深情地問候道:“我的駿馬,你們好!”扎格勒兄弟倆趕緊向圣主點頭致意。
為了慶祝兩匹駿馬的歸來,成吉思汗備了豐盛的筵席,整整熱鬧了三天三夜。
又經過八個月的調訓,圣主再次出獵,兩匹駿馬奔馳在阿爾泰山麓,額爾古納河兩岸,追上許多盤羊,得到十萬獵人的稱贊。成吉思汗對它們倆更是贊賞不已。兩匹駿馬也滿心歡喜,對圣主感恩不盡。
后來,扎格勒兄弟們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中屢立戰功,在一次戰斗中,小扎格勒還咬住了一支射向成吉思汗的毒箭。不久,在大汗的登基大典上,成吉思汗封賞兄弟倆為大蒙古國神馬,并頒布法律,對待扎格勒,任何人不得騎乘,任何人不得使役,任何人不得呵斥……從此,世間就有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兩匹駿馬》的傳說,扎格勒神馬也由此代代相傳,轉世到現在。
新月—— 王穎莉,編輯、策劃。雙本學歷——吉林大學中文系、中國傳媒大學。主修古典文學和編劇編導,廣告宣傳,品牌包裝。蒙古國蒙古史在讀博士,主修蒙古史。原《京華時報》副刊編輯,現任影視編輯,廣告文案編輯,品牌包裝策劃,文化旅游宣傳,文化旅游課程研發等職。寫有文化散文集《霜天殘月》,抒情散文集《城事赤峰》,歷史文化劇本《日出紅山》,蒙元文化系列書籍《行走在文明的長河——蒙元文化巡禮》。
天下掌故 —天下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