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本質,久于悟性,贏在修行——黃鼎強
“品茶,是品你的人品和你的人生。”
——黃鼎強
2020年廣東十大好春茶紅茶類第一名獲得者是紫金縣敬梓客家皇茶場的“椪風蟬茶”,花香(金銀花香)、果香、蜜香、木香(檀木香),四香融合,層層深入,味道驚艷。黃鼎強與自然攜手,把人間四月天所有的美好,都揉進了這一芽二葉,再次把椪風蟬茶的藝術美推向了極致。這口蟬茶舍棄了生活的匆忙與紛擾,留下了時間的恬靜和溫柔,讓茶客們真正記住了紫金春天的味道。
每個人,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人生答卷,隨著時間的推移,題目由淺入深,從易到難。一旦理解錯了題目,也就理解錯了人生。黃鼎強的茶道人生里,也有三道大題考驗著他,同時考驗著他的茶。究竟是他選擇了茶,還是茶選擇了他呢?二十余年的奮斗和努力,是否拼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呢?
文末,自有分曉。
(一)第一道,是本質
人和茶,可以如出一轍。
品種、茶青的質量決定了茶的味道。內心活得嚴肅,外表活得樸素,黃鼎強一直用他的“本質”掌控著椪風蟬茶的風味。他的茶沒有浮于表面的靚麗,卻有實實在在刺激味蕾的張力。黃鼎強說得對,他的茶會說話,而且說得漂亮!
“你慢慢喝下去,等檀木香出來之后,就沒有香味了,回到它最初的味道。前面的味道是經過工藝加工出來的,后面就是本質出來了。” 原來越接近終點也就越接近起點,萬事萬物都在不停變化,即使是茶香也不會停留太久。沉浸余香,感動之余更多是珍惜,畢竟好茶難求。待最后一息茶香飄散,這口椪風蟬茶已經完成了它一生的變幻。黃鼎強和他的茶,興許都在追求一個圓滿。
本質,是沒加工過,也加工不了的東西。無論是做人還是做茶,黃鼎強都有他的性情和原則。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在簡潔的社交方式里,離渾濁,持清醒,生活風清月明;舍名利,葆初心,心境通透豁達。因為守得住自己的本質,他在擁擠的世相中從來沒有迷失,反而越活越堅定。這份無法被旁人左右的“始終如一”,是林文經師傅給他的加分項。
黃鼎強說:“師父第一次是跟日本人一起來我這里考察,山頭審,人品也審。師傅做了六十多年的茶,把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我,他把這么好的技術傳授給我們,主要是看人品。人品不好,他不會教。”
黃鼎強是臺灣桃園縣客家人林伯在大陸的關門弟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說起師傅,他都是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為都是客家人,師傅才會教我。在整套制茶技術中,萎凋和發酵,是師傅教給我最重要的工藝,完全靠鼻子聞,茶的香氣一上一下,一起一伏,它是有生命的。”
從手到口,從口到心。椪風蟬茶,有別人無法復制的傳承之味。這份“心傳”的藝術,魅力遠高于手藝之上,它承載著老茶人的故事與情感,肩負著匠人的牽掛與期待,讓茶客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茶里的真誠與價值。一種味道的延續,任重而道遠。唯內心不失控,本質不失序,才能走穩、走實、走遠。
茶客們都說,品茶得品出個所以然,一二三四五......,其實從頭到尾不過是一場浪費。此處,黃鼎強的答案值得眾人思考:品茶,審的是人品,品的是人生。
大道,從來至簡。
(二)第二道,是悟性
做茶,其實是門哲學藝術。
“茶不能‘搖’著喝,越搖它越不好喝;茶會揮發,它不是酒,不需要醒。泡茶也不能去碰,茶是堿性,你攪它一次,堿性就踐踏一次;像沼澤地,你不去碰它,上面的水是很清晰的,跟泉水一樣。清就是清,濁就是濁。很多人還是不懂,這是物理反應。”黃鼎強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急切,聽來饒有趣味。
悟性思考、與天地之間的協作以及做茶的初衷都是合格茶人的必備系列。天地人和,“天”跟“工”合作才能做出一杯好茶。很多茶人就是缺乏與天地間的溝通,沒掌握好氣候的變化,即使采再好的茶青,也難成就出一杯讓人滿意的茶。看“茶”做茶,“察”天氣變化。任憑東南西北風,黃鼎強總能在天氣的變幻里尋找出最合適的味道,皆因他從來不強求、不將就、不著急在世人面前呈現他的茶。
“我做東方美人的茶青很講究,達不到一定標準我就不做,但可以拿來做紅茶。沒有就是‘沒有’,不要把沒有都說成‘有’。明明是做紅茶的料,卻用來做東方美人,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以后怎么面對客戶呢?做茶,對自己負責,也要對消費者負責。”黃鼎強一直都是按照自己意愿去行事,走自己的路,做健康誠實的茶,讓別人說去吧。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隨緣,也是黃鼎強做茶方式之一。可隨緣不是聽天由命,而是用曠達的心態去面對得失。黃鼎強認為,做茶不用過于認真,差不多就好;每一次都做到完美,絕不可能。求而不得未必是遺憾,可能是在為下一次的驚喜作鋪墊。所以,比起努力,學會和自己和解更重要。
如此看來,一杯有內涵的椪風蟬茶需要茶人的嗅覺、味覺、心境以及修行合為一體,當然還有自然界的力量。黃鼎強深諳茶道,用悟性參透了茶中的奧秘,改變了普通“樹葉子”的命運。
黃鼎強和茶,是彼此選擇,相互成就的關系。
(三)最后一道,是修行
專注,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而茶人的修行,模仿不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黃鼎強與茶同行二十余載,路上的舍與得,成和敗,聚和散,皆已從他樸實的本質、點滴的悟性轉化為半生的修行。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黃鼎強不執著于與別人賽跑,也沒有貪戀過去的光芒,而是專注于當下,回歸到內在,修行自己。他明白:茶湯,就像一面鏡子,映射著茶人的內心世界,無法回避,更無法偽裝;而茶香,勝過茶人的千言萬語,騙不了別人,更騙不了自己。
擇一葉,終一生。本質、悟性和修行是黃鼎強一生的課題,日子常新,修行未滿,人生仍然值得探索。
鈴聲響起,三道答題就此停筆。
此刻,才明白濃縮在椪風蟬茶里的第五道茶香,是修行。
《中國茶商》記者 鐘月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