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樹,
在大部分城市都能看到。
想著銀杏葉應該沒有偽品,
但仔細扒拉后發現,
銀杏葉里面:
有一些和銀杏葉明顯不一樣的葉子。
藥典要求的銀杏葉,
采收期是綠色的時候,
一直以為銀杏葉,
是等到它變黃了,
落葉的時候采收,
因為黃酮主要是黃色。
文獻研究也指出:
黃色的銀杏葉黃酮含量更高一點,
藥典檢測還有一個萜類內酯成分,
所以市場上基本上以綠葉為主,
對此搜了一些相關的資料,
我們大家可以進一步討論。
綠色的銀杏葉,需要認真鑒別,
雖然是很常見的品種,不值錢,
但用于提取的積壓包里面,
很有可能摻雜其他葉子,謀取更多利潤。
銀杏葉還是個會出現農殘不合格的藥材,
小伙伴說產區有專門生產銀杏葉的品種,
像割韭菜一樣的,矮矮的樹,不斷長葉子。
超鏈接:銀杏果
銀杏(Ginkgo biloba L.)來自于銀杏科,銀杏屬。俗名鴨掌樹、鴨腳子、公孫樹、白果。
喬木,高達40米,葉扇形,有長柄,淡綠色,無毛,有多數叉狀并列細脈。
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我國特產,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
各地栽培的銀杏有數百年或千年以上的老樹。銀杏為喜光樹種,深根性,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較寬。
銀杏為速生珍貴的用材樹種,邊材淡黃色,心材淡黃褐色,結構細,質輕軟,富彈性,易加工,有光澤。
比重0.45-0.48,不易開裂,不反撓,為優良木材,供建筑、家具、室內裝飾、雕刻、繪圖版等用。
種子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藥用。
葉可作藥用和制殺蟲劑,亦可作肥料。
種子的肉質外種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
樹皮含單寧,
銀杏樹形優美,春夏季葉色嫩綠,秋季變成黃色,頗為美觀,可作庭園樹及行道樹。
【基源】
銀杏葉:本品為銀杏科植物銀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葉。秋季葉尚綠時采收,及時干燥。
銀杏葉提取物:取銀杏葉,粉碎,用稀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適量,加在已處理好的大孔吸附樹脂柱上,依次用水及不同濃度的乙醇洗脫,收集相應的洗脫液,回收乙醇,噴霧干燥;或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即得。
【含量】
銀杏葉:總黃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酚含量+異鼠李素含量)×2.51,含總黃酮醇苷不得少于0.40%。
銀杏葉提取物:總黃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酚含量+異鼠李素含量)×2.51。含總黃酮醇苷不得少于24.0%。
銀杏葉:含萜類內酯以銀杏內酯A,銀杏內酯B,銀杏內酯C和白果內酯的總量計,不得少于0.25%。
銀杏葉提取物:含萜類內酯以白果內酯、銀杏內酯A、銀杏內酯B和銀杏內酯C的總量計,不得少于6.0%。
【貯藏】
銀杏葉:置通風干燥處。
銀杏葉提取物:遮光,密封。
【性味與歸經】甘、苦、澀,平。歸心、肺經。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斂肺平喘,化濁降脂。用于瘀血阻絡,胸痹心痛,中風偏癱,肺虛咳喘,高脂血癥。
【用法與用量】9~12g。
【注意】有實邪者忌用。
銀杏葉提取物對腦缺血、腦功能障礙、腦傷后遺癥和抗衰老等有顯著療效,已被應用于食品、藥品、飲料和化妝品中。
黃酮類化合物是銀杏葉的主要活性成分,占標準化銀杏葉提出物總質量的24%以上,是衡量銀杏葉品質的重要指標。
由于樹種、生長周期、光照條件、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響,不同銀杏葉中的總黃酮含量往往存在較大差異。
黃色銀杏葉的黃酮質量比均值最高,達26.39mg/g,
而綠色銀杏葉的黃酮質量比均值最低,僅為7.55mg/g,
表明銀杏葉總黃酮質量比隨著綠色、黃綠色、黃色而呈現出遞增趨勢。
此外,同一顏色的銀杏葉對應的黃酮差異非常明顯,
最小值與最大值相差2~6倍,
這表明僅僅靠顏色不能準確地判定銀杏葉的黃酮含量。
聲明
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
參考文獻
(1)不同顏色銀杏葉總黃酮含量分布高光譜圖像檢測 石吉勇 鄒小波 張德濤 陳正偉 趙杰文 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鎮江 212013
(2)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