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恰逢烏蘞莓的花期,烏蘞莓也是好常見好常見的植物,要是沒開花,也不怎么在意她。只是開了花看起來星星點點的有點白,有點紅到對他多少感謝興趣。每次依靠進他,總能看見很多的螞蟻。又想到了之前觀察豬屎豆的時候,也是有許許多多螞蟻爬來爬去。川流不息,人來人往的。
仔細觀察后,發現上面還有類似于卵一樣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螞蟻在上面產的卵了。就好想知道螞蟻和他到底是什么關系呢。是給他傳粉的嗎?還是做什么的呢?如果是給他傳粉那傳粉的機制又是什么呢?通過什么途徑傳呢?
隨著求知欲的上升,所以就得往文獻里面去看了。當然查螞蟻和烏蘞莓的關系是沒有的,大概很少有人會去觀察這些。即時觀察了,可能覺得不是很重要吧。
雖然我也不知道弄清楚他們的關系之后有什么意義?但是我就是很喜歡這種感覺,覺得如果。突然間冒出了一個疑問,然后這個疑問得到了解答。這種感覺很棒,如果是自己找的原因更好玩。
索性查螞蟻的行為,找到了關于螞蟻和另外一種植物之間的關系。是豆科的錦雞兒,上面提到了螞蟻是個盜蜜者,而且螞蟻和錦雞兒之間,也是一種互利共惠的關系,在后文,我們會提到。如果從這里聯想一下的話。那大概烏蘞莓上面的螞蟻也就是他的盜蜜者了。
當然,大自然之間的關系,遠遠比這要復雜的多,就這么一個類比,肯定是不能說清楚的。烏蘞莓他肯定也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
看了一部關于原始植物的紀錄片。里面專門提到了植物葉綠體制造氧氣的這個功能,還提到了氧氣,我們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是21%。若低于這個濃度,人的大腦就會漸漸不聽使喚,行動也越來越不流利。降到一定的濃度之后,人就可能會失去生命,所以我們怎么能對路邊的植物視而不見呢?如果沒有他們,沒有這些氧氣,我們怎么能存活呢,感恩每一個葉綠體。
下面開始看與傳粉和烏蘞莓相關文獻的整理。
烏蘞莓為葡萄科烏蘞莓屬植物烏蘞莓,以全草入藥。生于山坡、路旁的灌木叢中或疏林中。分布于山東和長江流域至福建、廣東等地。性寒,味酸、苦。主要功效為解毒清腫,活血散瘀,利尿,止血"。民間用于咽喉腫痛,咯血,血尿,痢疾,癰腫,丹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的治療。研究采用熱板法致痛的小鼠疼痛模型,初步探討了烏蘞莓水煎劑腹腔注射給藥的鎮痛作用,旨在為烏蘞莓進一步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烏蘞莓具有解毒消腫,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烏蘞莓含甾醇類、黃酮類、氨基酸類、酚性物質、生物堿和鞣質等,具有明顯的抗菌效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菌效果,且抑菌作用強于魚腥草和板藍根。
抗菌作用是通過芹菜素、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0-葡萄糖甙、羽扇豆醇而實現;烏蘞莓能明顯抗體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作用,并能顯著地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但對大鼠外周血T淋巴細胞有抑制趨勢,對胸腺重量有明顯扣制作用;烏蘞莓對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癥有抑制作用”。烏蘞莓目前以民間應用為主,主要用于咽喉腫痛,咯血,血尿,痢疾,癰膽,丹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的治療”。
為探討烏獲莓是否具有鎮作用,該實驗采用熱板法疼痛模型對烏蘞莓水煎劑進行了鎮痛作用的初步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各劑量烏蘞莓水煎劑明顯提高熱板法所致小鼠的痛閾值,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和自身給藥前比較差異顯者,表明烏蘞莓水煎劑具有明顯的鎮作用。為其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實驗依據,為其臨床或民間治療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等提供了藥理學實驗依據。
傳粉昆蟲是食蟲鳥類的食物源,機場內的“植物一昆蟲一鳥類”這種食物鏈條是我們進行鳥擊防范工作的重要參考因素。通過我們長期觀察和記錄機場內的傳粉昆蟲優勢種的種類與數量變化,可以對取食的昆蟲的鳥類的情況進行預測,如云雀Alauda arvensis,小鴉Emberiza pusilla 等鳥類,在昆蟲數量較大時,適時進行割草、除蟲,可減少部分鳥類進入或穿越機場,保障良好的飛行環境。
機場內的植物在花期內會吸引大量的傳粉昆蟲來取食,為了保障飛行的安全,我們要對部分鳥類喜食的傳粉昆蟲進行有效控制,可以通過噴灑殺蟲劑來減少這些昆蟲的數量,還可以結合除草將傳粉昆蟲的寄主進行矮化與除花處理,通過減少傳粉昆蟲的辦法來控制機場鳥類的數量,保障飛行安全。此外,適時割草也會減少部分植物籽粒的產生,可有效控制取食種子的鳥類的數量。
訪花昆蟲不一定都是有效傳粉者,且不同傳粉者之間的傳粉效率(Pollination effectiveness)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判定是否是有效傳粉昆蟲需要確定訪花者是否攜帶花粉并沉降到柱頭表面。所以,在對訪花昆蟲種類和數目描述的基礎上,需要深入研究訪花頻率、花粉移出率和花間運動式樣等參數,因為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傳粉是否成功。
不同傳粉昆蟲的傳粉效率與傳粉昆蟲的傳粉數量和質量直接相關。傳粉數量取決于傳粉昆蟲訪問蜜源植物的頻率,而傳粉質量主要取決于傳粉昆蟲單次訪花所攜帶花粉的數量和單次訪花在柱頭沉降的花粉數目。昆蟲單次訪花攜粉量越高,意味著可供轉移的花粉數目越多,也就意味著該傳粉昆蟲具有較高的傳粉效率。
一般來說,蟲媒傳粉植物與傳粉者之間存在協同進化的關系。對油茶這種典型異花授粉植物來說,花粉限制程序和花期野生蜜蜂的種類和豐度是直接相關的。油茶是典型的兩性花,具有花粉資源豐富、顏色鮮艷和香味濃郁等特征,所以能充分吸引林區及周邊野生蜜蜂,以滿足其授粉需要。
昆蟲和植物是陸地生物群落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昆蟲和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具有復雜多樣的協同演化關系。花顏色的鮮艷度,花部形狀大小,蜜腺的分泌量以及花的香味,都向著更有利于異花傳粉的方向進化;同時,昆蟲的外部結構和訪花習性也相應發生演化,趨向于便于采集花粉(花蜜)并有利于協助植物異花授粉的方向。
20世紀著名的植物進化生物學家Stebbins(1970)曾提出“花部特征是由當地最頻繁、最有效的傳粉者所塑造的”。植物所具有的(pollination syndrome)。但是,對傳粉綜合特征的驗證往往是基于理論、少數物種或者特定的花部特征。
油茶花結構中黃色雄蕊群較白色的花瓣對野生傳粉蜜蜂(如油茶地蜂)更具有吸引力;花的大小也會影響野生授粉者(如大分舌蜂)的訪花頻率,花的外形較大對應的花粉較多,能給授粉者提供完善的營養物質,而且花粉較容易采集,所以能吸引更多的野生傳粉蜜蜂到訪;柱頭位于雌蕊的頂端,是接受花粉的部位,油茶花柱頭的伸出程度、柱頭表面積和雄蕊群的開口大小都會影響異種花粉的接收能力。
小兒口腔皰疹是上世紀80年代新發現的一種發疹性傳染病,一般純皰疹病毒、腸道病71型柯薩奇Al6病毒、水痘一帶狀泡疹病毒、腸道病毒等,發病多見于6歲以下幼兒,尤其是6個月-2歲居多。不同病毒引起的口腔黏膜水泡性損害在形態與分布上不盡相同。
但臨床上的治療及護理有共同之處。目前西醫學主要應用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丙氧鳥苷)、等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及兼以局部對癥治療等。其中利巴韋林是最主要的常用藥物。利巴韋林又稱三氮唑核苷,該藥通過抑制肌-5-磷酸脫氫酶,阻滯肌苷酸(lMP)轉化為鳥苷酸(GMP),使病毒的核苷酸不能合成而達到抗病毒效應。
文章通過對60例病例的療效觀察及護理,證實了烏蘞莓具有良好治療小兒口腔皰疹的療效,首次填補烏蘞莓在歷代及當代有關記載中缺乏該治療作用的空白,拓展了烏蘞莓臨床治療疾病的范圍。為小兒口腔皰疹的治療提出了一種優于利巴韋林的具有良好療效的藥物。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夏秋季節易于大范圍流行。利川亦屬此季節性傳染病的多發地帶。嚴重影響小兒健康。小兒口腔皰疹與成人的口腔皰疹有所不同。大多數小兒口腔皰疹是口腔黏膜病毒感染性疾病。
用聯苯胺-過氧化氫法測定柱頭可授性:將開花后不同天數的柱頭分別完全浸泡在聯苯胺-過氧化氫反應液中。若柱頭具有可授性則柱頭周圍的反應液呈現藍色并伴有大量氣泡出現,否則無氣泡產生且不變藍色,對比確定自然條件下柱頭顏色變化與柱頭可授期。
錦雞兒花大而多,蝶形,分別有一對較大較寬的旗瓣和翼瓣,旗瓣合并向上平展開,翼瓣分離向下斜展開,有利于訪花者“著陸”,龍骨瓣在兩翼瓣之間;花開口向下,花基徑較寬,鐘狀花萼大而深,能儲存大量花蜜;花絲和花柱較長,雌雄同花,雄蕊和雌蕊包裹于兩龍骨瓣內,雄蕊多枚,雌蕊一枚,花開后會暴露出雄雌蕊,且均向上翹,能更有效接觸到傳粉者。
條蜂和熊蜂訪花時,均停靠在兩翼瓣上,靠自身的重力使合閉狀態的龍骨瓣張開,露出雌雄蕊,從而有效接觸到它們的傳粉部位。太陽鳥訪花時,其長喙伸入花內部的同時下壓,使龍骨瓣內的雌雄蕊外露,接觸到其下顎。
螞蟻是另一主要盜蜜者,螞蟻會將尊筒邊緣撕咬開,深入花內盜取花蜜,停留時間可達一分鐘以上,并會盜取多朵花,也偏好2、3階段的花,末花期大量出現,不進行傳粉。
不同訪花者訪花頻率隨種群花期變化明顯,盛花期是訪問者訪花頻率的轉折階段,初花期和盛花期的主要有效傳粉者為條蜂、熊蜂和太陽鳥,末花期的主要有效傳粉者為太陽鳥,但同時出現大量的盜蜜者,蜜蜂和螞蟻。隨花期推移,訪花者種類發生變化。
花顏色能給不同訪問者傳遞信號,花色隨時間或空間的變化指引著傳粉者的運動,減少了不必要的訪問,同時提高了傳粉效率,對傳粉有著積極意義。花部誘物和報酬與傳粉者的覓食動力學的研究成為植物與動物協同進化研究的一條重要紐帶,花所能給訪問者提供的酬物,特別是花蜜,是訪問者能進行訪花和傳粉的真正內在關鍵因素。錦雞兒產生積累的大量花蜜對訪問者來說是能量需求上的巨大吸引,花蜜是傳粉者最普遍的食物報酬之一,花蜜中富含的營養,補償了傳粉者訪花付出的能量消耗。而錦雞兒封閉開花樣式能最大限度減少外部環境對花蜜的影響,主要是避免花蜜濃度的變化和細菌的入侵。的實驗數據證明。
另外,在末花期大量花蜜的積累也是盜蜜者選擇來訪時間的動機之一,同時,此時資源競爭壓力也減小,有利于盜蜜者獲取更多的花蜜。正是盜蜜者的大量來訪,造成末花期有著非常高的訪花頻率。對于盜蜜者的出現,一些相關的文章顯示,盜蜜者對座果也許是有害、中立或者有利的。對于錦雞兒而言,盜蜜者的大量出現對錦雞兒的座果是有利的。因為,螞蟻可以作為植物的防衛者,錦雞兒對螞蟻的
吸引與其它植物靠非花花蜜來吸引不同,它是靠末花期花內的大量過剩花蜜,這種方式有更大的花蜜誘惑,因而會更為有效,能吸引更多的螞蟻,同時,此時錦雞兒分泌的花蜜中也可能存在某種化學物質,對螞蟻傳遞某種化學信號,吸引螞蟻;
在花末期,授粉已基本完成,此時,螞蟻的出現能抵御外界食草類動物對錦雞兒座果的干擾,從而保證順利座果,提高座果率。西方蜜蜂也作為錦雞兒的主要盜蜜者之一,它們的來訪可以保證其獲得自身能量需求外,還能讓錦雞兒過剩的花蜜不至于被浪費;同時,其中一部分也有傳粉行為,這對錦雞兒而言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即使是在末花期,授粉已基本完成,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鞏固授粉,為錦雞兒的傳粉成功增加一層保障。
參考文獻:
(1)佳木斯機場傳粉昆蟲種類調查與分類學研究發表時間:2015-06-15作者:繆天琳,汪海湖;劉琦琪:伊煥峰;朱林,謝東峰;呂冬云;羅志文機構: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佳木斯大學應用昆蟲研究所
(2)油茶傳粉昆蟲研究現狀與方句的探討發表時間:2017-02-20作者:黃敦元;何波;谷平;蘇田娟;朱朝東機構: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進化與系統學重點實驗室;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
(3)烏蘞莓水煎劑對小鼠鎮痛作用初探發表時間:2013-03-30被引:1下載:52頁數:2大小:95K作者:顏峰光,鐘興華溶嘉琪;梁生林機構:井岡山大學醫學院;吉安市吉州區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4)烏蘞莓鮮葉治療小兒口腔皰疹的療效觀察及護理發表時間:2012-09-30作者:余江樂;康莉;賴丹機構:湖北省利川市人民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