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的時候,書上提到關木通含有馬兜鈴酸,影響了中成藥龍膽瀉肝丸。
而如今,開始工作,開始接觸中成藥,龍膽瀉肝丸依舊還在,只是關木通換成了木通。
今天我們說一說木通,查詢木通的歷史檢測結果發現,木通會有含量不合格的情況。
且這種不合格的含量很低,低于標準的十分之一,或檢測不出來。而含量合格的可以是標準的3-5倍。
未看到含量不合格的木通性狀,經咨詢,得到的答案很有趣:
木通得是鮮活的切開曬干才有含量,冬天枯死的木通枝干含量就很低了,可能是這個原因。
木通
【基源】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三葉木通(Akebia trifoliata)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var.australis)的干燥藤莖。秋季采收,截取莖部,除去細枝,陰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木通苯乙醇苷B不得少于0.15%。
川木通
【基源】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或繡球藤(Clematis montana)的干燥藤莖。春、秋二季采收,除去粗皮,曬干,或趁鮮切厚片,曬干。
【浸出物】 照醇溶性熱浸法測定,用75%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4.0%。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利尿通淋,清心除煩,通經下乳。用于淋證,水腫,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經閉乳少,濕熱痹痛。
【用法與用量】3~6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在宋以前使用的木通,來源是木通科植物五葉木通(Akebia quinata)。
宋《證類本草》所記載的木通,除來源于木通科的植物外,還有來源于毛茛科鐵線蓮屬的植物。
清《植物名實圖考》中則只記載了鐵線蓮屬的幾種木通。
歷代本草中均未出現過關木通的名稱。
直到1954年任紅安經過調查發現,我國商品木通主要來源于馬兜鈴科植物木通馬兜鈴(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我國2000藥典,則分別收載了關木通和川木通兩個品種。
其中關木通為馬兜鈴科植物木通馬兜鈴的干燥藤莖;
川木通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或繡球藤(Clematis montana)的干燥藤莖。
日本藥局方所收載的木通,依然是木通科植物五葉木通及其同屬植物的干燥藤莖。
2000年全國范圍內的商品木通:主要來源于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毛茛科鐵線蓮屬和木通科木通屬等3科10種植物。
以關木通和川木通為主流,木通科的木通商品極少,一般只在民間草藥店有售。
關木通、川木通及木通科木通,均含齊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等成分。
關木通尚含馬兜鈴酸類成分,
木通科木通另含多種木通皂苷,川木通未見報道。
關木通、川木通和三葉木通的干燥藤莖均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3種木通毒性大小依次為關木通、川木通和三葉木通。
木通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各種水腫、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等癥。
關木通所含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和潛在的致癌危險,除了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外,亦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
馬兜鈴科的關木通作為木通使用,既無本草記載,又無確鑿的利尿作用。
其中還含有對人體危害較大的馬兜鈴酸類成分,因此強烈要求立即停止使用關木通作為木通類藥材。
木通科的木通本是本草記載的正品,其利尿作用明顯,又有較好的抗菌作用毒性又小,建議藥典收載木通科的木通作為木通正品,以免誤用。
我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收載了8個含有關木通的成藥,分別是:安陽精制膏,大黃清胃丸、導赤丸、分清五淋丸、婦科分清丸、龍膽瀉肝丸、小兒金丹丸和跌打丸等。
建議對這8個成藥重新進行安全評價,以確保用藥安全,并將8個成藥中的關木通以木通科的木通代替。
從文獻數據看,關木通本來未被本草記載,但市場較多,然后就進了藥典。
同一時間的日本藥局方所收載的木通,依然是木通科植物五葉木通及其同屬植物的干燥藤莖。
再然后,關木通熱鬧了一陣子,又退出了舞臺。
前面說細辛的時候提到,為了擴大藥用部位,將細辛的地上部分同時納入標準。
而同一時間的日本藥局方所收載的細辛依舊是根及根莖。
再然后,細辛全草入藥熱鬧了一陣子,又變成了根及根莖。
現在是2020年,市場木通商品,主流為川木通和木通。
木通容易買到,但需要把控好質量,不然容易含量不合格。
川木通統貨較便宜,過全檢需要直徑2-3.5㎝的,要貴一點。
聲明
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典2020版
(2)木通的不良反應及臨床應用商榷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及中藥研究中心 新界沙田 王峰 馬雙成 畢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