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感覺整個人心情都不好了,情緒低落,遇到什么事都想哭,還和老公天天吵架,怎么看他都不順眼。”
“我真的控制不了自己,每次發完脾氣后都很后悔,但下次依舊會發脾氣。”
“我以前明明很喜歡小孩子的,但是看著我那嚎啕大哭的寶寶我卻一點都不想哄她,我到底是怎么了?”
新手媽媽及其家庭成員要注意,情緒反常可能是出現產后抑郁癥了。
產后抑郁癥是指產婦分娩后出現的抑郁癥狀,是產褥期精神綜合癥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在產后6周內第一次發病,表現為抑郁、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重者出現幻覺或自殺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精神紊亂。
對產后抑郁癥不了解的人可能會對新手媽媽產生質疑,“生個孩子也能抑郁,太矯情了。”
產后抑郁真的是新手媽媽太矯情了嗎?
中國每年有1500萬以上產婦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統計,50%~70%的女性都會在生產后出現抑郁傾向,最終發展成產后抑郁癥的幾率約在10%~15%。
這意味著大約每10個產婦里就有一個會遭遇產后抑郁癥,而這部分抑郁患者的自殺死亡率約為15%~25% 。
產后抑郁不是矯情,而是每一位新手媽媽的“鬼門關”。
新手媽媽生產后為什么會引起產后抑郁呢?
心理原因
有些新手媽媽對母親角色缺乏認同,初為人母的角色改變,使其面臨自身康復和育嬰兩大問題,對自己的母親角色產生沖突和適應不良,無法輕易克服做母親和工作的壓力。
生理原因
產后,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從而影響垂體前葉、腎上腺、甲狀腺與內分泌的變化,致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下降。而且產后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對孕期產生抑郁情緒有很大影響。
家庭社會因素
對于新手媽媽而言,最強大的社會支持來源于其丈夫。有調查表明婚姻滿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女性更易患抑郁癥。
部分女性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勞動就業的機會,減少了家庭經濟的來源而導致經濟上的壓力加重,常常造成抑郁。
新手媽媽如何緩解產后抑郁癥?
首先,新手媽媽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認識到產后抑郁絕對不是矯情,不需要感到羞恥和自責,勇于接納那個在你眼中不夠好的自己。
你是第一次做媽媽,不夠完美很正常。你要允許自己在面對寶寶時出現的無力感,給自己多一些認同身份轉變的時間。
其次,要學會表達自己,及時向身邊的家人求助,有時有情緒千萬不要憋著,你需要把你的負面情緒和痛苦宣泄出去。
然后要關注自己的需求,寶寶出生后,生活重心突然轉移,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照顧孩子上,照顧孩子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媽媽的狀態。
確保自己能有屬于自己的時間,特別是睡眠時間,高效的睡眠是防止抑郁的有效方式。
最后,養育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而是一個家庭的責任。產后媽媽可以盡可能讓爸爸也參與到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來,共同學習如何養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對合格的父母。
家庭中有產婦的朋友要多多關心新手媽媽的情緒,幫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換尿布、哄孩子睡覺等,讓她們得到充足的休息,生產完的她們需要家人的支持、理解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