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好惹”的人,反而更受歡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與人為善,以和為貴,好像只有當你是溫和、順從、脾氣好的人,大家才會和你交朋友。
但是真正當我們與他人相處時,卻發(fā)現(xiàn),“不好惹”的人,更受歡迎,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好惹”的人,常常身上有一種魅力,這種魅力指的是他們敢于為自己發(fā)聲,為自己的利益而反抗,堅守自己的底線,凡是不樂意的能夠直接拒絕的特性。
相反,有一些“老好人”:順從別人的想法,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在維護自己的利益時還總擔心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友好。
事實上,如果過于寬容、遷就別人,只會把自己的生存空間越變越窄。
作家余華說:“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忍耐和妥協(xié),只會慢慢磨平我們的棱角,人只有合理地表達攻擊性,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不好惹”的人是怎么樣的?
01、“不好惹”的人,活得更真實
真正的親密感是真我和真我的連接感,而一個“不好惹”的人,就是一個真實的人。唯有真實,才能和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因為看似和誰關系都很好,其實和誰關系都不親密的人,總會產(chǎn)生距離感。
02、“不好惹”的人,是一個有邊界的人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相互尊重的,而這就需要邊界感。
那些“不好惹”的人,有自己的一套準則,能夠分清自己和他人之間清楚的界限,不會縱容對方越過邊界而干擾到自己的私人空間和權(quán)益,與他人交往時總能有禮有節(jié)。
03、“不好惹”的人,更有生命力
每個人的自我就像是一個能量球,當能量球伸展時,就會有攻擊性產(chǎn)生。“不好惹”的人,看起來就很有沖勁兒,很有攻擊性,其實就是生命力或動力的展現(xiàn)。
不好惹的人有魅力的地方在于敢于釋放自己的攻擊性,一個敢于說“不”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如何成為“不好惹”的人?
1.學會獨立,少說“隨便”,多做決策,關注自身感受,多提自身需求;
2.具備思考的能力,說話要有邏輯有重點,直切要害,結(jié)論先行,不要人云亦云;
3.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
4.時刻提升自己,用知識武裝起來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大,認知提升后做事不糾結(jié),還會更加果斷干練;
5.敢于表達,別顧慮太多,不強人所難也不委屈自己;
6.不做傻白甜,不要用笑容掩飾尷尬,不要為了討好附和而笑,長出“牙齒”是對自己的尊重;
7.做事不要慌亂,不恐懼、不回避,成長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人生就是急也沒用,一步一步走向終點才是成功。
8.勇于做自己,承認自己的需求,并盡力滿足。爭強好勝、目的性強,有心機不是什么壞事,世界上沒有規(guī)定什么是絕對的好與壞。
9.有力量、有底線、有邊界,永遠尊重自己。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不活在他人的評價里。當你能允許自己不講理或表達攻擊性時,就代表你做到了自我接納,開始有棱有角地活著。